如果不是藍營支持者擔心沒人贏得了柯文哲,剛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原本不應該立即投入總統大選;也就是說,「拱韓」的正當性,完全建立在柯文哲參選的假設上。
如今,當韓國瑜以壓倒性差距贏得國民黨初選,再加上蔡英文確定代表民進黨競選連任,藍綠主帥各自到位,焦點又將轉回一直不肯把話說死的柯文哲身上。
現階段看來,柯文哲不參選的機會「微乎其微」。畢竟如果沒有角逐總統大位的主觀意願,柯文哲實在不必積極走訪全台各地,甚至還在上海雙城論壇結束後隔天直奔台南、高雄,與「柯粉」互動。
客觀情勢上,柯文哲參選也不是沒有勝算,這一點,從民進黨與國民黨過去一個多月間分別進行的初選民調,就可看出端倪。
根據民進黨6月中旬所做的民調,柯文哲在國民黨由韓國瑜參選的情況下,對上蔡英文與賴清德,支持度分別為22%與27%;7月15日剛公布的國民黨民調,柯文哲對上韓國瑜獲得18%支持、對上郭台銘的支持率則為14.6%。
政黨初選的民調有項特性:該政黨支持者的動員能量及表態意願,會明顯高於非支持者,導致舉行初選政黨參選人的民調數字高於其他參選人。
例如,韓國瑜根據國民黨初選規則獲得44.8%民意支持,蔡英文初選也獲得35.6%支持,皆明顯高於過去這段時間其他機構所做的民調數字。
在兩黨初選中,被拿來當「箭靶子」的柯文哲,在支持者缺乏動員與表態的情況下,還能維持穩定支持度,可以推測柯文哲能掌握的「鐵票」絕不會低於兩成,距離三方角力的當選門檻,並非遙不可及。
如果柯文哲跌破外界眼鏡選擇不玩,他對選情結果也會有絕對的影響力。
除了兩成「柯粉」以外,柯文哲參選的另一項潛在優勢是,他是部分選民眼中的「次佳選項」。
無法支持韓、對民進黨失望的選票 將轉向柯文哲
舉例而言,在國民黨初選過程中,綠營支持者操作挺韓的耳語從未間斷,原因就在於部分民進黨人士認為,韓國瑜雖擁有大批韓粉相挺,但也容易讓「知識藍」、「青年藍」以及政黨傾向不明顯的選民卻步,在大選中較難拓展支持。
但如果這樣的判斷正確,無法支持韓國瑜的選票,比較可能的流向也是定位較接近的柯文哲,而非政治光譜另一端的蔡英文。這一點,從國民黨民調柯文哲對上郭台銘時,支持度低於對決韓國瑜時,就可獲得佐證。
同理可證,曾對民進黨有期待但失望的選民,如果必須在韓柯之間做出抉擇,柯文哲獲得的選票,也必然大於韓國瑜。
因此,無論柯文哲在選戰策略上往藍綠任何一端傾斜,都將牽動三方平衡;假使藍綠任何一方發動「棄保」,更將使柯文哲勝算大增。而柯文哲未來如何與無法如願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郭台銘、王金平互動,也留下許多想像空間。
然而,「次佳選項」固然是優勢,卻也可能成為柯文哲隱憂。
因為就現況看來,韓國瑜與蔡英文都具備鞏固基本盤的能力,正式進入選戰模式後,兩人若沒犯下嚴重錯誤,支持基礎不至於輕易崩壞。柯文哲如果不能從現有的兩成柯粉向外開疆拓土,選戰後期甚至可能有遭邊緣化的風險。
正因為如此,儘管根據中選會公告日程,獨立參選人申請成為總統、副總統被連署人的截止期限是9月17日;但如果柯文哲決定參選,在缺乏地方組織、又必須在有限時間內衝高聲勢的壓力下,很可能提前在8月做出參選聲明。
柯文哲,是左右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的關鍵人物;在他尚未宣布參選與否前,這場選戰都還不算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