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卅年,唱衰台灣是主調,韓國瑜市長說台灣鬼混廿年,郭台銘董事長說中華民國是一家艱困公司,都很有代表性。大家互相指責對方,但從來很少人深入探索問題出在哪裏?其實最直接的是過去卅年,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全往外流,尤其是西進成了擋不住的潮流。
現在30年過去了,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這30年世界巨大的變化。今天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越過27000點,S&P500指數站上3000點,這都是歷史的旅程碑。
但30年前,道瓊工業指數只有2500左右,但台灣的加權指數最高衝上12682,那年日本泡沫經濟吹破前,日經指數最高達38957。30年前,香港恆生指數只有1850左右,今年最高到33464,德國是最不愛炒股的民族,但德國DAX指數也從1650漲到13950⋯⋯
30年前,台灣資金源源不絕外逃,這次美中貿易戰意外促成台灣資金回流,到這個禮拜最新統計,台商企業登記回台投資89家,金額達4441億元,財政部長蘇建榮估今年回流資金可能逾8000億,沈榮津部長保守估計7000億,政務委員龔明鑫估到2025,台商回流資金可能超過4兆台幣⋯⋯
假如台灣外流的資金開始回流,這將改變台灣過去卅年面黃肌瘦的窘境,也許大家可以不用再天天看衰自己了。
但這必須政府做對一些事,像是大家擔心的五缺問題必須用心解決。還有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最需要的是彈性,但我們卻用「一例一休」把自己綁死。我常常拿新加坡看台灣,全世界都承認新加坡是國家,但新加坡的本勞與外勞是脫鈎的;但全世界承認台灣是國家的,不到20個,但台灣卻把本勞,外勞綁在一起,這些年,台灣不斷提高最低工資,但受惠的其實是外勞。
眼前台灣的錢不再大舉外逃了,台灣有機會逐漸恢復活力,但最重要的是政府一定要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