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才出現緩和跡象,接下來換日本與南韓開打嗎?日本經濟產業省在7月的第一天便宣布,4日起對出口到南韓半導體的原料加強管制,包括生產可撓式OLED顯示器所需的氟化聚醯亞胺、光阻劑和用於蝕刻矽晶圓的高純度氟化氫。
究竟發生何事?
相較於美中之間主要爭的是貿易、智財權和科技主導地位,日本與南韓則是因二戰勞工賠償問題僵持不下。去年底南韓法院判決一家日本企業應賠償二戰期間四名在該公司服勞役的南韓徵用工,每人應獲1億韓元。但日方抗議,認為這違反1965年就簽署的「日韓請求全協定」,依照該協定戰時徵用工的問題已經解決,現在韓方沒道理再提出賠償要求,但南韓認為,當時協定並未終止勞工爭取補償的權利。
會有什麼影響?
南韓貿易部已警告,新的出口限制將對全球經濟有「巨大威脅」,影響全球供應鏈。
這三種化學品,是半導體、智慧手機、顯示器等高科技產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日本目前在全球的氟聚酰亞胺和光阻劑市占率達九成以上,氟化氫的市占率逾七成。如今日本政府要求要三個月的審查許可,但通常南韓廠商可能只有一到兩個月的原料庫存,最多只能支撐四個月,半導體生產線就要停工。但南韓半導體市占率高,一旦加強管制,導致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供貨出問題,從蘋果到華為的高階智慧手機、惠普和聯想的個人電腦,以及Sony、Panasonic的電視供應鏈,勢必都會受衝擊,其實全球整個電子產業恐怕都難以倖免。
對日本本身也不是好事
日經新聞提醒,日本政府應有所自制,否則會對日本企業造成長久不利影響。
一些分析師表示,日本可能因此失去南韓的生意,不只如此,使用到南韓半導體或者顯示器的日本企業,可能也會受波及。
此外,據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已因此爭端決心對半導體材料、零組件和設備研發等投入6兆韓元預算。短期來看這當然不是一蹴可幾之事,但中期來看仍可能影響日本企業的競爭力。長遠來看,如果南韓找到替代品,那對日本的出口反而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早稻田教授長內厚提醒,「制裁對日本企業沒什麼好處,因為日韓製造業唇齒相依,關係緊密,唯一從中獲利的贏家將是中國」。
為何日本選擇對南韓出手?
日、韓原有二戰遺留至今的慰安婦和徵用工等歷史舊恨,加上南韓持續限制日本福島核災食品進口等種種新仇,兩國關係愈來愈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可能從美國總統川普身上得到靈感,面對外交政治上的爭議,乾脆透過打擊競爭對手的核心產品,進行經濟懲罰或報復。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