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屆金曲評審以「充滿態度的方式,幽默唱出年輕人的日常」為由,將大獎頒給Leo王,也指出,他是極少數從搖滾樂轉戰嘻哈的饒舌歌手,不走尋常路,風格與個性獨一無二。
看過Leo王演出的人,必能同意他擁有「古怪魅力」。樂評形容他的表演如希臘神話的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縱情狂歡,夾雜欲樂與身而為人的痛楚。
時間回到一三年「見證大團誕生」演唱會,樂團「巨大的轟鳴」一登台,便攫取所有人目光。當時還是學生、不是Leo王的主唱王之佑,嘶吼著他們剛寫好的新歌《登鸛雀樓》,他張狂、神經質的肢體表演,像要將整支麥克風吞下。
這首歌惡搞唐朝詩人王之渙名作,唱反調吼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不想上樓,讓我當白癡。」至今許多樂評仍印象深刻。連知名音樂廣播主持人馬世芳,都曾在節目中用「鬼才」形容他們的創作潛力。
學霸:曾是填鴨教育中 問到底的少年
王之佑解釋,這首早期創作是他對家人期待及教育體制的反抗,是青春期的成長痛,也是他追尋自我的起點。
求學過程中,王之佑是他人眼中「有點怪怪的」少年。他小學就戴上弱視眼鏡,加上是重度血友病患者,不能瘀青流血,必須穿著厚重、引人側目的護膝上學,他雖然喜歡打籃球,但因不能劇烈運動,往往只能乾瞪眼。
他還是上課手舉得高高、下課追問到底的「好學生」。王之佑形容那是「科學精神」,不是背背公式、應付考試而已,「如果沒搞懂,之後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如果有搞懂,未來可能可以推論一下。」有時他總忍不住跟老師爭辯,但他最在意的其實還是「答案」,不是輸贏。
然而,愈年長,他對社會給出的「標準答案」愈是起疑。一六年,他在《長大十八歲》這首歌中唱著:「台灣大學裡沒有刺青系,你未來是個刺青大師,幹嘛念經濟?」
「考大學的時候,畢竟是比較功利的狀態,要考高分、考好的學校,在這個瘋狂的狀態裡,我切割了平常生活中放入心力的事情,玩樂團、談戀愛,好像跟所有喜歡的東西,硬要分離的感覺。」王之佑說,雖然他也拚命考上台大,讓父母短暫開心了一陣子,但他很快發現,這不是他想登的高樓。
那年,離家、忽然擁有大把自由時間的王之佑,將更多心力投入樂團創作,也在Live House(小型現場表演場地)當音控人員。大一結束時,他決定休學。
創作:誠實做自己 露骨表達臥房生活
「就是宿命吧!如果我能打籃球,我可能就會繼續打籃球⋯⋯,生活都需要一個消遣、一個出口。」在舞台上,王之佑像掙脫了,沒了護膝、眼鏡,他追求失控的快感,怪也有了安放之處。
玩樂團後期,他一度懷疑自己能否靠創作為生。因為覺得自己寫不出討好大眾的歌,他曾考慮做音響工作或考個公務員,工作之餘隨心所欲地玩音樂。
「但做音響、搬音響對我來講太苦了,表演的時候好像更快樂,後來也把表演當工作,比較正式來看待。」王之佑說。隨著他的嘴愈唱愈快,逐漸受嘻哈音樂吸引,在朋友介紹下,他便向嘻哈廠牌顏社負責人迪拉毛遂自薦,成為蛋堡、李英宏等人的師弟。
「有一年,國蛋(顏社旗下的饒舌歌手)入圍金音獎,『巨大的轟鳴』得到最佳現場演出,他(王之佑)一個人從左跳到右、右跳到左,連閃靈都輸給一個喝酒起乩的Leo王。」迪拉當時便記住了這個少年,也察覺王之佑有當饒舌歌手的特質與氣勢。
在嘻哈圈,王之佑也是非典型。他曾癡迷英國另類搖滾樂團Radiohead,從周杰倫認識嘻哈,最初連饒舌歌手阿姆是白人黑人都分不清楚。當別人饒舌是妹、酒、車,他「饒」的卻是逃學、逃家,創作取材生活瑣事,連巡迴時掉了五千元、年少時的情色幻想,都寫成歌詞。
「包括搖滾樂,現在都很少寫這麼觸動身體的東西,不是表面上、排場式的肉欲,是從你的荷爾蒙,內心勾動你小小的罪惡感⋯⋯。碰到禁忌時,青少年的罪惡感、衝動,很難言說,但我覺得這個東西很真,很厲害。」 《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作者之一、「吹音樂」主編陳冠亨說,Leo王的臥房生活看似頹廢,但充滿好玩、令人會心一笑的觀察。
提起這個話題,王之佑大方笑說,「我在寫的時候,心裡就在想這些事情!比較沒有掩飾。」但他認為,露骨表達並不酷,他在乎音樂性,也會加入雙關、幽默的聲音變化。
這也呈現了嘻哈精神,追求做自己、「Stay Real」。在金曲頒獎典禮上,王之佑強調了身為創作者,生在台灣是件幸福的事,他一直以來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他認為,真實有很多面向,重要的是創作者對自己誠實、言行如一,「我歌裡面所表達的價值觀,都是我就是這麼認為。」
對於有人質疑他穿著不夠嘻哈,也不像饒舌歌手會來一段Free Style,王之佑則認為,他不是因為服飾、塗鴉整個嘻哈文化開始饒舌,而是受嘻哈音樂本身吸引,想鑽研如何押韻、精妙搭配詞與節奏。如果必須符合「饒舌歌手」的框架,那他寧願被當作詞曲創作人。
金曲獎公布得獎那刻,王媽媽甚至比王之佑本人還激動。
王之佑說,這幾年因為工作漸漸穩定,學校也正式除籍,「媽媽已經沒再抱希望了,音樂上也只是擔心,但比較不會說我不聽話、快去念書。」致詞那段話,其實想藉機對其他年輕人的父母說。
雖然成長過程中,媽媽管教嚴格,母子常意見不合,也留下了陰影和疙瘩,但王之佑漸漸認知,人跟人存在本質的不同,身為獨子,他仍在學習跟母親相處。
課題:母子「相愛相殺」 仍在學相處
「出社會這幾年,發現大家跟媽媽的連結很緊密、是切不斷的,有一些基因是斷不了的,我個性深處有些地方很像我媽媽。」王之佑解釋,自己易緊張、急性子,甚至有點控制狂的部分,都有母親的影子。
如今,無論個性或母親,他也較能坦然面對。新專輯《神經兮兮》這首歌中,他回家拗母親唱了一段「佑佑」、「不乖」;他也讓性格上的偏執與鑽牛角尖,成就自己的音樂。
他每陣子都有「瘋魔」的事。小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在音樂裡不藥而癒,王之佑可以好幾小時反覆聽同一拍,發現一個字在百分之一秒間的差異,如今他是顏社裡耳朵最尖的饒舌歌手。
為了追求完美演出,王之佑還曾因一場小演出要不要用很好的樂手,跟老闆迪拉吵了好幾天,「他(王之佑)一直對權威沒有興趣,認為對的事情會據理力爭,超級執拗,我高血壓都是因為他⋯⋯(那次)他最後還說,不然我自己不要拿錢!」迪拉說。
即使成了金曲歌王,王之佑腦中轉個不停的,還是如何精進現場演出。
他希望能做一場包含樂手演奏、全Live的表演(編按:一般饒舌歌手表演多放錄製好的音樂),聊到近年獨立樂團在歐美、東南亞受到關注,他也靈光乍現,轉頭和經紀人說自己應試著寫英文歌詞。
對他來說,怎樣才是成功或許並不重要,他更在乎有沒有維持自己的模樣、走得遠不遠。
無論是他近期演出常開場的《驢子》,或是《想起李國修》中唱道:「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他想說的都是,長長的路要慢慢地走,堅持自己喜歡的事,不想成為黑馬,當隻驢子,又有什麼關係?
Leo王(王之佑)
出生:1993年
現職:歌手
學歷:台大社會系肄業
經歷:2019年 以個人嘻哈專輯《無病呻吟有情抒情》獲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2018年 與饒舌歌手春艷合組「夜貓組」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專輯《健康歌曲》獲金音創作獎最佳專輯獎
2015年 擔任樂團「巨大的轟鳴」主唱,獲金音創作獎最佳現場演出獎
家庭:已婚
舞台上,Leo王幽默的饒舌歌詞、帶點神經質的肢體表演,
讓樂迷瘋狂也印象深刻。(圖片攝影/蕭芃凱)
拿下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那刻,
Leo王對母親真情告白,
並表示珍惜身在擁有創作自由的台灣。(圖片/金曲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