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證券與德意志證券相繼裁撤台灣研究部門及關閉業務,裁員聲此起彼落,是巧合也不令人意外,隨著歐盟的金融工具市場法規修訂版(MiFID II)已在2018年上路,即使是規模較大的投行也難躲過產業冰風暴。
今年開始,由歐系券商發動的新一波裁員儼然是預料中事,隨著全球投資人對股票投資結構的改變,外資券商前景看來仍然迷茫,業界預期風暴恐會持續蔓延。
一位外資證券分析師表示,外資券商縮編其實反映這幾年歐系的金融機構,已不再將投資銀行業務視為核心事業,也不願再承擔波動性大的業務風險,寧願把資源放在會賺錢的部門如債券交易等,這從2016年1月初巴克萊銀行關掉台灣分行,一併裁撤投資銀行與證券業務,即可看出外資劵商長期苦撐的艱辛。
另一部分,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投資人寧可透過系統操作,不必透過分析師收集相關產業資訊,也能賺取穩定獲利,目標以打敗指數的基金概念興起,使得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基金規模此消彼長,更加速了券商研究團隊的萎縮。
台灣部分,首先是成交量。在面對全球股市交易量減半、成交量萎縮與手續費殺價競爭,以及陸股崛起迫使台股遭邊緣化危機,目前僅凱基、元大證券等為首的本土劵商仍有餘裕可以聘顧大批的分析師。
但究其原因,是台灣券商研究部門的薪資結構相較於外資劵商還是偏低,然而本土券商獲利狀況愈來愈辛苦,「若還是固守傳統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行了,」一位本土券商主管分析。
第二,是「過去靠分析師取得特殊資訊的方式也已經過時,」證券業者分析,台股資訊愈來愈透明,外資投行也不斷將資源投入AI機器人理財,再加上政府法規的限制,金管會嚴控外資報告所引發的寒蟬效應,都讓過去由明星分析師引領股市風向球的價值大幅下滑。
最後,過去幾年,資金投入被動型基金的規模都出現一年比一年高的趨勢,目前Vanguard、黑石以股票型基金(ETF)為主的資產管理規模,皆已超過一兆美元,顯見市場投資人胃口真的變了,當被動型投資成為顯學,外資劵商分析師走入歷史,可能也只是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