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找個好工作,但找工作前要三思,因為有些工作說不定在10年後,就要絕跡了!
用手上的智慧型手機上網查公車還有幾分鐘到站、透過視訊對國外的親友面對面免費通話、手機按幾個鍵就能先打開家中的空調,⋯現在有太多理所當然的事,在不久之前,還只是美好的想像,但拜科技之賜,人們的夢想已經一一實現;因此也愈來愈多人擔心,科技會奪走我們的工作,就像英國紡織工人當年擔心機器織布機會威脅他們的生計,事實證明,機器的確取代了人力。
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年9月發表的《未來就業報告》中指出,4大技術的進步,包括行動網際網路、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和雲端技術,驅動了新的變革,影響了未來工作。目前由機器完成的工作占整體的29%,但是到2022年,機器可以完成的工作將多達42%,2025年更進一步提高到52%。
推動Web 2.0、開放原始碼軟體等科技革命的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在《未來地圖》一書則提到,「生產力每一次出現進步,都源於人類和機器的搭配,使我們不用耗費更多的勞動力、能源和材料,卻能獲得更多的產出。正是生產力的加速和累積,造就了現代世界的財富。」例如1820年起的100年間,農業產量只增加了1倍,但下一次翻倍只花了30年,再下一次翻倍縮短到15年,然後是10年,生產力提高的源頭,正是創新。
2025年機器完成的工作將超越人類
不過歐萊禮也說:「讓人類失去工作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如何運用科技的決定。」他強調,科技會消滅某些職業,但不會消滅工作;只是明日的新工作,可能不會以我們熟知的形式出現。他認為,還有太多問題有待解決,人類不怕沒事可做;例如氣候變遷迫使能源基礎設施轉型,這就會提供大量高薪的工作,而且未來還有更多挑戰,包括如何重建適應力更強、更去中心化的輸電網路?如何使用人工智慧來預測天氣以保護農業?
正如2016年電影《關鍵少數》描述的故事,美國非裔女數學家范恩在1960年代,負責用手計算複雜的數學算式,來推動甘迺迪總統的太空計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購買了一套IBM的大型資料處理器後,眼見這套機器就要取代人工了,但她自學了這台主機的程式語言,還教會她的同事,因此他們並未因電腦而失業,只是做的工作和以往不同。
WEF的報告也指出,在2022年,將有7500萬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可能消失的工作是資料輸入、記帳、行政職、組裝等人員。而104人力銀行在2014年和2018年時,分別對超過1000家徵才企業的人資主管,調查智慧機器人可能取代、和無法取代的工作。可能取代的工作,不外乎是生產製造類、物流運輸類、行政總務類等制式而規律的工作,但2018年排名第3的,是2014年被認為不會被取代(排名第4)的客服、門市、業務和貿易類。
104資訊科技公司人資長鍾文雄分析說,科技變化太快,四年前還沒人預料到實體店面消失的速度會這麼快,如今無人便利商店也已經問世了,讓門市人員的焦慮感加重。
WEF的報告中也同時指出,將會有1億3300萬個新職缺出現。也就是說,機器其實會創造5800萬個工作機會。那麼,你現在的工作會被取代嗎?將來有哪些新工作在等著我們?
1.3億個新職缺出現 多與AI、數據、科技有關
WEF列舉新出現的工作,多半和AI、數據、軟體等科技有關。令人好奇的是,其中有兩個工作職稱是「數位轉型專家」和「組織發展專家」。曾任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主任的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解釋說,任何組織都會面臨轉型和變革的壓力,因此需要專業人士來協助,他們會依照目前科技發展的進程,並觀察國外的趨勢,站在一定高度來預測未來的發展,再來做組織的變革和調整。
未來需要的技能,包括分析性思考和創新、主動學習和學習策略、原創性和主動性等。陳超明特別強調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學習這件事在未來非常重要,學校學的事物到出社會時可能已經落伍了,而且未來要求跨領域的技能,因此出了社會以後還要願意主動學習,來提升技能(upskill)和學習新技能(reskill)」,學「力」更勝學「歷」。此外,EQ(情緒智商)也很重要,他認為為高EQ不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有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反應?」於是很自然地就能不動怒。
而根據104的兩次調查結果顯示,研發、醫療和保健、以及經營和人資類工作,至今仍難以被機器代勞;另外去年新進榜、排名第4和第5名的是學術教育輔導類和傳播藝術設計類。
鍾文雄指出,它們的共通點是「創意和客製化服務」。
以教育為例,儘管線上學習課程很多,但是美國人才發展協會(ATD)也認為老師無法被取代,因為老師傳授知識時會加入畢生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學生一定會有問題,希望立刻發問,線上課程很難即時因應。而因材施教,正是教學的可貴之處;又如人資或醫療保健,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需求,因人而異,企業能做出差異化,就能掌握商機。
分析與創新更重要 跨領域技能需求愈來愈大
鍾文雄和陳超明都認為,未來工作者的必備條件,是要能「人機協作」,每個工作者都要和AI或機器共同合作,創造組織最大效益,就像現在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甚至在臉書上發表文章、直播,就無法取得關注一樣。
另一個要強調的是語言溝通能力,未來關於「人」的工作會更顯珍貴,而有人就需要溝通,要傾聽別人說話,而且要會抓其中的重點。儘管翻譯軟體愈做愈好,但是多益測驗全球管理部總監余峰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感覺,機器永遠無法取代,試想兩個人用翻譯設備來談生意,和兩個人說同一種語言談生意,親近感完全不同。他也發現,多會一種語言,會更有自信,這在AI導致求職競爭更激烈的市場,較容易占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AI也會導致雇用形態改變,WEF的報告中指出,50%的企業預料在2022年會減少全職員工,同時將擴大和外部合作,而且員工聘任方式將更有彈性,或讓員工遠距辦工。瑪莉安.麥加蒙在《自由工作的未來—零工經濟趨勢的機會與挑戰》一書中即指出,根據MBO夥伴公司2016年的研究,獨立工作者的收入總計1.1兆美元,占全美GDP(國內生產毛額)的6%,而且全職和兼職獨立工作者成長率預估為16.4%,2021年時,獨立工作者將占美國29%的非農業勞動力,顯示零工經濟潮流正加速前進。
語言力仍是王道 翻譯軟體無法取代溝通溫度
無論是受雇於企業或獨立工作,最終仍取決於自己有沒有真實力。儘管許多成功者鼓吹年輕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陳超明提醒,它的前提條件是做好基本功,例如夢想當髮型設計師,可能要從洗頭做起,即使不喜歡洗頭,仍要耐著性子勉強自己做這些事,因為這些工作都有意義,而且為的是未來有更遠大的目標。即使現在看來是職場贏家,沒人保證10年後的榮景。終身學習,才是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