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亞洲經濟會有很大改變,未來將會多花點時間在海外。」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今(18)日股東會表示,去年底以約70億新台幣收購74.8%股權的韓國熊津食品,已在3月完成交割,並表示未來還會繼續評估其他亞洲市場併購機會。
「我們是庶民產業,只要哪裡有人就向哪裡擴張。」羅智先說,熊津只是統一布局亞洲市場的一小塊拼圖,他看的是含括22億人口的亞洲市場,「這條走廊,北從韓國、南到印尼,任何機會只要能強化組織,就會去做(併購)。」羅智先也指出,未來海內外併購標的必須是與日常生活產品相關事業,且必須對品牌有加乘效果。
統一今年首季稅後淨利達52.7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幅度達23%,兩大轉投資統一超和統一中控也交出漂亮成績單,統一超認列損益較去年成長13.7%、統一中控則成長約39%。但統一超與統一中控也紛紛遇到挑戰。
統一超今年獲利成長主因源自所得稅費用較去年同期成長,稅前淨利則與去年持平,羅智先表示原因出於會計科目調整;另外,法人透露統一代收佣金貢獻營收比重下滑,羅智先則回應,隨金融科技產品出現,繳費除了臨櫃,還能透過電子支付等工具付款,影響第一季表現。
「但我們是看大水庫,社會結構在改變,整體(代收業務)會上升。」羅智先說超商仍持續增加代收業務,例如今年發票兌獎,就又開放超商兌換金額業務。
統一超商在海外也有斬獲,羅智先表示統一超上海門市去年已獲利,但整體來說還是虧損;菲律賓則持續展店,店數已達2,631店,但被問到展店目標,羅智先則表示菲律賓人口高達1億人,很難給出明確答案,只說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今(18)日出席股東會。圖/攝影:唐紹航)
羅智先也再次被提問是否跟進競爭對手全家的「寄杯」策略,他表示這是「預約經濟概念」,超商禮券已經在做,且為了單項產品而攪亂整體作業模式,對加盟店會造成負擔,因此不會跟進。
統一中控今年首季交出亮眼成績單,法人推估主因為原物料價格下滑導致成本下降,及統一中控自2016年起的「零庫存」策略奏效等原因而推升獲利。但法人也指出競爭對手自去年底開始將方便麵全面降價,是否衝擊統一在中國市佔率,羅智先則強調做自己、不跟進。
統一今年後續幾季的表現,羅智先則表示,統一是集團,不像過去靠單一市場、單一產品支撐,而是慢慢走向有組織的經濟利潤上發展,穩定度比較高,面對大環境所受到的衝擊影響雖然不能說沒有,但能承受忍耐的力量比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