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爬山的人的說,新竹縣轄區內的鎮西堡,司馬庫司及霞喀羅可以稱為三寶;前兩個,我去過,只剩霞喀羅。
老朋友廖啓仁訂了一部九人座客車,一群朋友一大早就驅車前往新竹五峰鄉,經過張學良故居的一條小徑,直接開往霞喀羅登山口。
連日豪雨,這條小徑崎嶇難行,路上積水,到了距登山口2、3公里處,正好有工人在伐木,車子過不去,只好下車步行上山。很久沒有看到有人在砍樹了,不知道這是合法?還是非法?
來到登山口,這是原來石鹿駐在所遺祉,我們要挑戰的是從五峰清泉石鹿登山口,一直走到尖石養老村,全長大約23公里。
霞喀羅的名字富有詩意,這是泰雅族語Syakaro,是鳥心石的意思,從清泉走到養老,正是日治時代理蕃警備道,日本人用來監控古道沿途的泰雅族人,沿途設有砲台,最具代表性的是長145公尺,寬90米的白石吊橋,這座吊橋前還留下「大正10年」的落款,也就是完成於1921年,迄今已98年。
在這條歷史步道上,沿途經過很多橋,有壯觀的白石吊橋,也有細如繩索的小橋。這條古道曾因風災受損而封閉,去年才再度開放,從古道起點出發,一路上樹木參天,小徑空氣新鮮,小道美不勝收。這條古道陡峭的地方不多,前半段是上坡,後段是下坡,我快走前行,沿途還要越過多處小溪。
這樣一直走,我算腳程快的人,居然足足走了26公里,花了6個小時,步數超過4萬步,也算是接近破紀錄水準了!同行的夥伴,有人走了8個半小時,從清晨走到天快黑才出來。
這是條健走路線,適合步行,但是長了一些,對不常爬山的人可能是很大的考驗。不過走在這條歷史小徑,可以感受到當年日本人管理原住民非常用心。我站在白石吊橋上,往薩克雅金溪兩側看過去,98年前,日本人就修築這個大吊橋,大正的落款仍保留著,這是一條思古幽情古道,值得愛山的人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