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中國包商銀行遭接管 兩岸震波有多大?

中國包商銀行遭接管  兩岸震波有多大?

黃煒軒

焦點新聞

法新社提供

1171期

2019-05-29 09:30

「嚴重的信用風險」是中國官方對接管一事的說法,細讀財報,一切皆有跡可循。
而此案一出,傷害市場信心,也影響銀行流動性,更考驗了中國中小銀行的抗壓能力。

五月二十四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簡稱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一則公告,決定自該日起,對中國包商銀行實施為期一年的接管,接管工作由中國建設銀行主導,創下繼一九九八年來,中國首次有商業銀行被監管機構接管的紀錄。消息一出,中國資本市場一片譁然。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的包商銀行,是內蒙古自治區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並於中國主要城市設有十八家分行與二九一家社區與小微支行(專提供微型企業放款的簡易銀行)等營業據點。若按核心資本淨額計算,包商銀行排名全中國第三十七位,在中國城市商業銀行中深具指標性;另一方面,包商銀行還有另一個知名身分:「明天系」。

 

「明天系」為明天控股公司及其控股、參股公司的簡稱,由中國知名富豪肖建華於一九九九年創立。肖建華的事業版圖橫跨銀行、保險公司與證券,股權遍及全中國逾四十家重要金融機構,控股家數更高達二十三家。當年台灣的南山人壽,有意引進博智金融作為策略夥伴,以及日盛銀行目前背後的大股東建高集團,兩者的幕後主導人物都指向肖建華。

 

「被接管」有理由

負債攀升  超過規定三成

 

為何包商銀行會被接管?中國人民銀行與保監會給出的解釋,是包商銀行存在「嚴重的信用風險」,對於風險究竟有「多嚴重」,官方卻未給出進一步的說明。

 

惟若細查近年的公開資訊,可發現包商的「被接管」並非毫無緣由。其一,在於包商銀行過低的資本適足率。根據公開數據,截至二○一七年九月底,包商銀行的資本適足率為九.五二%,其核心一級資本適足率為七.三八%。

林樺堂解釋,自從供給側改革布達後,團隊就著力抓出「實際限產的產業」,「只要限產,價格就會往上漲,價格重要性遠遠超過量,相關廠商的利潤立馬就『跳』起來。」而在去年十月間,中國經濟陷入低谷,林樺堂開始質疑政府的「限產令」是否已經悄悄放鬆,於是,針對兩大指標產業,他開始進行草根調查。

 

由於中國靠基礎建設、造橋鋪路衝經濟的作法已經到頂,原本就超額生產的水泥、製鋁業成為改革重點,加上兩者皆為空汙元凶,中國政府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嚴打空汙;因此,水泥、製鋁業身為空汙與供給側改革兩大重點政策的交集,自然吸引林樺堂團隊的注意。

 

團隊走訪中國河北、安徽,了解實際狀況。去年十月,產量位列亞洲最大的安徽海螺水泥向林樺堂表示,「經濟雖然已經放緩,但管制空汙愈來愈嚴,地方的書記要升官,得靠環保!」

 

細問之下,檢查員不僅在廠方加裝排放監測器,或許是擔心監測器有造假可能,「他們還會爬上工廠門口的路樹樹頂,看看上面的葉子有沒有灰塵。從這項訊號我們就知道,官方沒有放鬆。」林樺堂說,聽到「爬上樹頂檢查」的故事後,確認水泥業的限產持續加強,因此基金重資布局水泥業,「這部分,賺了不少錢。」

 

製鋁業卻是另一種情況,團隊到了現場,發現限產幅度並不大,但無法直接獲取資訊,「我們有幾個選項,可以買衛星雲圖,但這個作法得要花大錢。最後,我們決定把這項調查工作外包,找幾個小夥子幫忙……。」

 

原來,林樺堂提供一周的工資與食宿費用,找幾個年輕人每天騎摩托車,分別到五個製鋁大廠門口輪流站崗,看廠區有沒有開門、有沒有頻繁車輛出入,「還詢問附近的餐廳、店家,今天工廠工人有沒有上班;結果發現,工廠每天正常運作,限產令顯然已經放鬆,那麼,我們就不投資了。」從結果看,鋁價走勢也的確不如想像中來得強勢。

 

題材二》非洲豬瘟疫情

從養豬場聽見隱藏的危機

 

這位近期績效第一的中國產業「偵探」,想說的另一個產業故事,是豬。買進豬肉類股,是林樺堂團隊在今年第一季繳出漂亮績效的因素之一。林樺堂表示,自從中國爆發非洲豬瘟,豬隻產量銳減十六%,價格自然飆漲,但漲價力道能否延續的關鍵,是「政府有沒有開始認真面對疫情」。

 

「我們不可能直接進養豬場看,進去看,我恐怕就回不了台灣了!」怎麼辦?林樺堂很快布建了大量的第一線人脈,對方隨時回傳養豬現場的疫情狀況,「可以說,情況仍在持續惡化,但從網路上的各種消息來看,似乎政府仍然嚴控訊息……。」

 

這個「現場疫情嚴峻、網路言論無感」的交錯現象,讓林樺堂得出結論,「直到現在,政府似乎還沒有真正積極地面對疫情。」因此他推論,豬價恐怕會漲到二○二○年的中國農曆年時。

 

在他眼中,這個產業故事還有另一條線索沒被市場看見,「中美貿易戰對養豬業的影響,市場還沒有反應。」林樺堂解釋,養豬的成本是飼料,例如大麥、大豆、玉米,而「中美貿易戰一方面將使中國降低上述穀物的關稅,另方面,中國也將大量從美國進口飼料。」也就是說,飼料價格將因此下降,「等於產品價格翻倍,成本卻有機會更低……,是有意思的產業。」林樺堂說。

 

題材三》5G大夢

電信商說:未來兩年不砸錢

 

中國與其他成熟資本市場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仍然是「大媽市場」,散戶占了八成;這也代表「消息面」有時比「基本面」還有影響力。5G就是現在市場熱門的題材,對此,林樺堂卻說:「我們現在完全沒有碰。」這是怎麼回事?

 

他又舉了一個實際訪談才能得到的結論,原來,在一七、一八年時,中國移動為建構5G基地台,開始大量採購光纖電纜,光纖產業類股成為5G概念股的領先受惠者;但大概從一八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三大電信商私下這樣對林樺堂的團隊說:「別擔心,接下來的兩年,我們不會再花那麼多資本支出了……。」

 

對方的這句話,是為了讓林樺堂不至於過度擔心公司的成本壓力,願意放心買股;但林樺堂卻立刻有了不一樣的翻譯:「在股票市場熱炒5G話題的此時此刻,電信商卻說未來兩年不會花大錢砸在5G的基礎建設,這代表5G相關應用還沒有那麼快啊!」

 

當然,因為這個「沒那麼快」的結論,林樺堂錯過了題材熱炒下的相關個股飆漲空間,「但我有三千檔股票可選,只要專心挑出真正喜歡的六十檔,也就夠了。」他說。

 

供給側改革、豬價飛天、5G浪潮,這三大當紅題材,林樺堂有著來自第一線觀察後的不同見解,他循著蛛絲馬跡加以邏輯推演的預判,是否成真?仍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這些訊息總是提供投資人對A股、對相關題材的另一種罕見角度新解釋。

 

林樺堂
A股基金
(圖片/聯博投信提供)

 

延伸閱讀
中國想發動「稀土戰」逼川普求饒?這三點恐讓習近平失望了
中國想發動「稀土戰」逼川普求饒?這三點恐讓習近平失望了

2019-05-29

裂解的中國網路業 將帶來何種機會與威脅?
裂解的中國網路業 將帶來何種機會與威脅?

2019-05-08

2019兩岸三地1000大 未來中國
2019兩岸三地1000大 未來中國

2019-05-08

中國豬肉飛上天  非洲豬瘟催化通膨
中國豬肉飛上天 非洲豬瘟催化通膨

2019-05-02

中國衝經濟新招  史上最大戶口紅利解密
中國衝經濟新招 史上最大戶口紅利解密

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