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政策」,這是今年三月底美國貿易代表署對台灣的一句評語。你聽了,氣不氣?
這句話,出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年度報告裡,是在指控台灣針對美國豬肉進口問題,存在不合理、沒有科學依據的貿易障礙。
同事看了火冒三丈,他氣的,不是美國老大總愛說三道四,而是據他研究,這句令人羞愧的評語說的竟是事實。
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是過去十二年的老問題,國際間有瘦肉精的容許標準,台灣則以國人更常食用豬肉為由,想要訂定自己的容許標準,但一套標準拖延十二年,迄今從未提出。
不以科學為基礎,就沒有理性辯論的空間。於是,十二年來在「是否開放美豬」的辯論上,也就不斷出現鬼打牆似的荒謬劇:誰執政、誰就挺開放;誰在野、誰就反美豬。政治精英們超脫物理極限的腦袋變變變,果然不是科學能解釋。
不以科學為基礎,也就無從針對可能的衝擊影響開始思索因應對策。於是,即使美豬開放是台灣與美國或世界各區簽訂貿易協定的關鍵,是台灣在中國壓力下避免邊緣化的重要一環,但十二年來,我們竟也從未思考如何先行採取配套措施,減緩一旦必須開放後,所帶來的食安疑慮與產業衝擊。
本期封面故事,談美豬,這個議題當然有些敏感,也涉及國際間的談判角力,或許的確不是純然以科學角度就能定奪,但這是一道攸關台灣經濟的選擇題,總得啟動正常而理性的作答思辯程序。尤其是在大國互鬥、小國被迫選邊站的此際,這題不能亂答,也不能繼續擺爛不作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