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幾個好消息令人振奮,首先是Google向台南購買1千萬瓦再生能源電力,後來連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也宣布將跨海在沙崙綠能科學城投資30億綠能發電,讓向來以人文底蘊聞名的古都台南,再次因綠能鍍金。
綠能政策非一蹴可幾,台南市市長黃偉哲笑說:「除了前任市長積極推動外,蔡英文總統上任時,短短幾個月內就指定台南為綠能科學城,並快速核定沙崙新市鎮的開發,也是一大助力。」
就這樣一棒接一棒,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前後任接力、公私聯手,點綠成金
受惠於台南日照時間長,早在賴清德市長任內就力主推動陽光電城政策,期望發展太陽能光電提供綠色穩定的電力來源;加上台南也是全台第一個訂定低碳自治條例的縣市,規範高用電量企業必須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因此,從陽光公舍、陽光屋頂、陽光社區、綠色廠房屋頂、農業大棚到全民綠能屋頂,公私聯手全面提高境內太陽能板覆蓋率。
其他還有鹽業用地、不利農業經營的農地、水域及垃圾掩埋場等地鋪設地面型太陽光電板等,多管齊下的努力,如今,台南的光電年發電量已相當於3.5座曾文水力發電廠。
「在全力推動綠能的過程中,必須思考和在地的農漁業互利共存。」因此,如何推動克服農電與漁電共生政策所產生租金過高、排擠農漁業的弊端,也成為黃偉哲最關心的事。
而集合中央與地方之力、投入560億元設立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除了吸引了GOOGLE、東京電力等國際大廠投資外,也激勵了許多在地業者例如開陽能源、友達光電、臺鹽綠能等,紛紛加快投資腳步,預期將為台南創造更多產值與就業機會。
穿梭古城的先進低碳運輸
即使綠能建設在多年醞釀下交出成績單,但向來務實的黃偉哲坦言,台南城市的發展還有許多挑戰。
就像近來躍上日本時尚雜誌《POPEYE》封面的北門路;還有2017年登上日本雜誌《BRUTUS》封面的國華街,低矮錯落的建築、圍籬,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小吃店招牌,還有停滿路邊的機車,引起各界的討論,有人認為是台式生活氛圍的展現,也有人認為市容不整。
即將建城400年的悠久歷史,沉澱出台南古都的獨特,卻也侷限了改變的力道,他忍不住說:「我們常常必須穿著西裝改西裝。」
尤其是台南市政府的財政收入向來不豐,除了縣市合併時負債上千億,目前仍努力逐年攤還,還有今年警政署撥補400位警力後,從人事到退輔費用,估計增加地方4億元支出;緊接著隨房屋稅調降政策,地方稅收也將減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壓力著實不小。
然而每座城市都有發展的背景與先天的條件,台南或許沒有筆直嶄新的街道和大樓,卻擁有悠然生活的條件,尤其是台南人長期以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飲食生活上展現品味,黃偉哲認為,「盤點市民的食衣住行需求,其中又以交通的問題亟需解決!」
為了長遠的城市建設、以及推動低碳生活,黃偉哲把交通視為首要之務,除了積極提升道路品質、強化公車等大眾運輸路網、廣設停車空間之外,更配合前瞻政策提出台南軌道建設計畫,為古城台南的未來注入新活水。
「城市的發展,關鍵在於經濟!」如何造就一個富庶的環境,是黃偉哲市長任期內最大的挑戰,也許就透過綠能科技提供企業友善的經營環境、讓交通為在地勞工打造宜居生活,實現台南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