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中貿易戰,政府推動「歡迎臺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積極為台商掃除障礙,累計到本月初總共通過24家投資案,預估本月投資額可破千億,帶動本勞萬人就業。同時促成「網通設備」、「自行車」等五大產業供應鏈回台生根,奠定台灣20年發展基礎。
講到這次台商回台投資成果,經濟部部長沈榮津開心說「做得還不錯」。以通過24案,總投資金額已到910億,帶動本國就業機會9000人。後續還有50幾家在排隊,預估本月就會審核超過30家,總投資金額破千億,帶動本勞就業人數破萬人。
這次吸引台商回台不只看金額,著眼點更在讓產業鏈從大陸回台生根。投資臺灣事務所執行長張銘斌直指,過去像電子業海外生產比重高達8、9成,可這波台商已預見有「伺服器」、「網通設備」、「自行車」、「汽車零組件」、「車用電子」等五個產業鏈能夠完整搬回來。「整個回來就不會跑掉,可奠定台灣20年發展的基礎。」
張銘斌分析,這次伺服器、網通產業蠻大比重回來,主要是這次美中貿易戰影響很大部分是跟資通有關,美國客戶會擔心設備在大陸製作不曉得會被放多少木馬程式,因此台商搬回來最符合美國客戶需求,加上台灣產業練又比較完整。
沈榮津說,他不久前去看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林就認為移一點回來比較安全,畢竟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會出問題。以這次美國課徵大陸進口商品25%關稅,利潤都沒有了,「所以台商趕快轉移生產基地,這是對的。」
負責這波回流投資的投資臺灣事務所去年7月掛牌,強調台商投資客製化單一窗口,祭出「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產業人力」、「協助快速融資」、「穩定供應水電」、「提供稅務專屬優惠」等五大策略吸引台商。
身為事務所所長的沈榮津表示,目前台商最有感的三件事,分別是資金,勞工,再來就是單一窗口。統整現階段最需要就是「勞工要夠」,土地其次,因為很多廠商自身有閒置土地,只需活化就好。勞工這部分,同意讓其外勞採先聘先核,一年內先給他聘,讓生產線先動起來,再於一年內把本勞補起來。融資優惠,這部份可幫廠商省手續費1.5% 。
但沈榮津也已發現,2年後台商需求最大就會是土地,所以已指示國營事業台糖趕快釋出土地,然後由工業局主導開發,不經由民間,避免被炒作土地。
至於台商投資貸款補助金額,國發基金一開始匡列200億,張銘斌說,在2月份就已超過,現在已核准到510億,國發會已同意無上限,會全力滿足。
對於台商協助,沈榮津進一步說明,像廣達電腦回台面臨「生產空間不足」,因此協助其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容積移轉」,讓它們很感動。傳產業巨大機械,則是資金問題,就協助廠商貸款10億,國發基金提供年半年手續費1.5%給承貸銀行,這樣一年省下1500萬,10年省1.5億。
除了帶動產業鏈回來,台商回流推手張銘斌也點出這次方案想達成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產業區域均衡」。他說目前產業比較集中在北部、中部,希望藉由這次台商回流能在其他地方把產業鏈建立起來,像是宜蘭利澤工業區還有空地,就可以考慮。讓宜蘭年輕人可以回宜蘭工作,不必到外地,「平衡各個縣市發展」。
※本文授權自中時電子報,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