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在科技浪潮下,不得不跟著大象翻身,但金融業身為高度監管行業,產業的進化勢必需要政府共同配合。為使產官學界對金融業未來走向擁有更高共識,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與立委余宛如特地主導舉辦「金融科技論壇」,讓台灣金融科技能趕上國際浪潮
立委余宛如對於推動國內金融科技發展不遺餘力。由余宛如起草的《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三讀通過後,才有之後的金融監理沙盒,提供原先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金融科技新創實驗的場域,堪稱國內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余宛如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深感國內對於金融科技該如何鬆綁,仍像多頭馬車,她舉新加坡為例,新加坡自詡為亞洲金融中心,金融改革前,政府會先詢問各業者,遇到哪些法規障礙,予以分類後,設立改革進程,「新加坡是由上到下,從總理辦公室出發,政府帶頭吸引投資、人才。」相對形成有效率的溝通體系。
余宛如直指台灣環境或許比新加坡更活潑,但缺點就是各界溝通缺乏跨界整合,這也是為什麼,她大力協助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舉辦「金融科技論壇」。
出席貴賓不僅有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等重量級官員,將來銀行籌備處執行長劉奕成、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簡明仁兩位純網銀執照競爭者,也將首次進行對談。論壇將於3月31日舉行,地點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余宛如認為現在已是數據驅動經濟的時代,金融業的質變無可避免,而現在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謹慎鬆綁對金融業的規範,「我很肯定顧主委上任以來的表現,但是比起香港、韓國、新加坡、日本我們仍不夠積極。像日本已有區塊鏈交易所。而金管會仍然側重監管,而不夠注重發展。」
她以金融監理沙盒為例,「現在上百家新創都要申請沙盒,但金管會的人力能否應對,這裏就出現職能不相稱的問題。」
她同時批評金管會過度偏心銀行業,「新創業者曾經反饋給我,對我說監理沙盒的評審團,金管會人員占二分之一,主管機關很常提出的問題就是,『你們這麼做了,銀行業者該怎麼辦?』這明顯不是從競爭的角度去思考」,余宛如直言。
當然金管會權能有限,許多法規鬆綁需要跨部會協調,尤其另一金融主事單位——央行,也扮演重要角色。
余宛如犀利指出,「楊金龍起碼比彭淮南開放,當初彭淮南認為虛擬通貨是炒幣,楊金龍感覺比較能聽進我們聲音,也有比較清楚的劃清權責」,她建議央行下一步應該積極考慮開放虛擬通貨的發行測試,「例如泰國等周邊國家都在試水溫,我認為我們不該太保守。」
雖然余宛如對政府開放腳步憂心忡忡,但她對台灣民間倒頗具信心,「將來金融科技發展,可能需要人類學家、資料分析師,台灣在這塊人才是遠比香港、新加坡要多。但這部分,我們也不應該輕易自滿,將台灣打造成更吸引人才的環境,仍然是必做革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