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鳳梨換不到一顆水餃、一箱高麗菜只值一個便當……,
有關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血本無歸的新聞,每年總是反覆上演。
台灣的農業政策,也長期糾結在救價、收購、促銷的任務之中,
漸漸迷失了長期發展方向。
先拋開頭痛醫頭式的短線補貼思惟,
才能讓農業成為另一個「賺得了錢」、「打得了國際賽」的產業。
三月下旬的雲林麥寮還吹著北風,但日間氣溫已突破二十五度。天候漸暖,意味著結球萵苣(美生菜)產季接近尾聲,以美生菜為主力、種植面積近四百公頃的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正加緊進行最後一波採收作業。
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郭進展騎著機車,熟練地在田間小路穿梭,領著記者從採收農地返回集貨廠。一輛載滿鮮採美生菜的貨車正好緩緩駛近,停在紅色鐵皮廠房前,搬運工人一擁而上,快速將菜籃移往木製棧板,再由堆高機分批運進廠內。
緊跟著剛摘下的美生菜輸送路徑,郭進展一步步介紹斥資四千萬元打造的冷藏供應鏈:「這是真空預冷機,三十分鐘就能把蔬菜中心溫度降到四度,預冷後移到暫存區……,要出貨就從專用碼頭,堆高機直接上冷藏貨櫃,蔬菜一秒都不會暴露在室溫下。」
「這些設備都是被日本客戶逼著做的。反正客人要什麼,我們就想辦法配合,生意才做得久。」走出工廠,郭進展低頭擦拭因溫差起霧的眼鏡,再舉起手隨意比畫:「如果是過年前,你現在看到的(土地)都在種生菜,契作價格每公頃大約二十五萬元。就是因為訂單穩定,我們才能投資設備,也讓更多農民一起賺錢。」
「每年二十五萬元?」記者問。
「每期二十五萬元。」郭進展解釋,以美生菜從栽種到收成需要兩個月為單位,雙方每年最多契作兩期、四個月;非生產季節,兩百多戶契作農民可自由運用土地。靠著持續更新的生產管理設備,合作社能依客戶需求調節生產期程,產季期間每天固定出貨八十到一百二十公噸,一半外銷日、韓等地,另一半賣給國內超商、量販、速食業者。
「雖然是種菜,我們是用現代化、工業化的思惟經營。」郭進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