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屢傳知名抗憂鬱藥「百憂解」、默沙東的泰寧注射劑等原廠藥將退出台灣市場,雖然默沙東藥廠後來澄清,沒有要退出台灣市場。但是,人民為什麼會擔心原廠藥消失?也擔心學名藥取代原廠藥?
學名藥取代原廠藥雖然是必然趨勢。但是,學名藥為什麼令醫療人員不能放心,關鍵在於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是否能有效控管藥物的品質!
你知道嗎?藥品第一次通過PIC/S GMP認證,爾後出產的藥品都是採抽樣檢測,因此廠商自己的內控及食品藥物管理署是否有能力發現問題缺失,是民眾及醫療人員是否信任學名藥的關鍵。原廠藥較落實品管,至於學名藥則尚未全面建立信心,而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在編制跟資源似乎仍嫌不足。
「臨床醫師對於小病使用學名藥也是可以接受,但是對於急重症,還是會有所顧慮。」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他進一步以病人出現敗血症為例,抗生素的使用(特別是最後一線)攸關到病人的存活,醫師一定會選擇令他最放心地藥品,畢竟藥是拿來救命、治病的。
都是健保的錯?
藥比糖果便宜!許多人將原廠藥退出市場歸咎到健保的藥價。黃立民笑著說,他還滿同情健保,在有限的資源下,又得增加給付,如年初的C型肝炎用藥及癌症免疫療法即將上路,健保就只得挖東牆補西牆。
「品質跟價錢若能取得平衡是最好的,但是有時候是很難做到的,」黃立民說。
事實上,健保在砍藥價的同時,除了原廠藥退出市場,卻也關係到台灣醫療生技產業,如台灣研發的藥物給予太低的給付,同時也會影響國內自行研發藥物將來在國外販售的價格,老是偏低則不利國內生技業發展。
黃立民建議,健保應該與福利適度區分,保費應有所調整且因人而異,不只看薪資,還應該包含被保人的身體狀況、生活型態等。此外,應開放原廠藥的部分負擔,至於弱勢族群,政府應另外編列福利預算因應。
基本方向弄對了,副作用才會小,同樣的問題才不會不斷的輪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