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可轉債皆是詢價圈購,不免引發黑箱作業的詬病;
康控-KY交由中信證券承銷的首檔公開競拍可轉債,有望帶起業界新風潮。
台灣資本市場正在進行一場小革命。
三月十八日,蘋果聲學元件供應廠康控-KY(四九四三)在中國信託證券主辦輔導下,進行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為可轉債的一種,以下簡稱可轉債)的公開競拍,競拍日期共三日,至三月二十日結束;競拍面額每張十萬元起跳,預計發行總額十五億元,價高者得標;公司最終能募得多少錢,視拍賣結果而定。
康控-KY發行的這檔可轉債,為台灣首檔採公開競拍方式發行的可轉債,打破過往採用詢價圈購的「黑箱作業」,讓小額投資人能在可轉債發行階段,就參與競標。
基本上,可轉債發行方式有兩種,一是詢價圈購,一是公開競拍。而在過往,上市櫃公司發行可轉債皆採詢價圈購,也就是由承銷商向各大券商詢價;鑽研可轉債多年的專業投資人李先生形容,這過程就是市場調查,「詢價不代表承銷商就會賣給你,這只是定價程序的一環,承銷商有權可以分配最後的銷售對象。」
康控-KY可轉債競拍
打破詢價圈購弊病
中信證券表示,經由詢價圈購的可轉債,往往最後都落入身價上億元的大戶口袋,因為可轉債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商品,券商都會留給貢獻度較高的客人,對交易額也會有基本要求,「當大戶隨手就下好幾十億元,其他投資人如果沒有個一億元,券商也不會想賣你。」中信證券解釋。
亦即,法規雖然沒有規定購買下限,但產業生態卻自然而然建立了「億級」的門檻,使小額投資人在發行階段就被排除在外,只能在可轉債掛牌交易後,於次級市場打游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