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牛排、西堤、陶板屋、原燒、藝奇、品田牧場、石二鍋….」這些餐飲品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或多或少也都光顧過,每次點菜後都會聽到服務生用熟悉的語調,將菜的特色和口味快速背誦一遍。
3月7日,王品宣布配息4.5元,依照去年每股純益(EPS)4.52元計算,配息率高達99.56%,也就是去年賺的,幾乎都配給股東,很大方,而且以13日收盤價85元計算,股息殖利率為5.3%,遠優於銀行一年定存,不少股東心癢癢的。但真的值得參加除息?有兩點值得思考。
2014年爆發的全台食安危機,由於王品集團對黑心油的後續處理方式不當,引發消費者不滿,不僅失去民眾的信心,王品的股價也出現重挫,從450元左右跌到最低只剩 73.1元。也就是說,2012年上市以來,只要買進王品股票,股民大概賺少賠多,長線持有者深度套牢。
王品股價重挫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大股東兼創辦人戴勝益打算「完全退出經營」,離開25年前一手創立的公司,並出脫持股。
2013年剛掛牌的王品前十大股東裡,戴勝益及所成立的戴水社會福利基金會,分別持有2300張和5422張股票,但最新資料顯示,戴只剩1343張,而基金會還有3897張,持股5.06%,仍是第一大股東。
由於大股東持續賣股,而王品一天成交量不過2、3百張,未來是不是會再申報轉讓,進一步打壓股價,恐怕是股民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
推出新品牌拉升毛利率?
後續效應待觀察
另外從王品近幾年財報來看,毛利率和稅前淨利率也每況愈下。2014年以前,王品集團的毛利率都維持50%以上(最高54%),也就是每賣出100元套餐,毛利就至少有50元,但去年掉到46%。
至於扣除行銷、員工薪資等費用後的稅前淨利率,也從7.05%腰斬減半到3.61%。這中間雖然包括關店、展新店等因素,但最終影響獲利卻是不爭的事實,剛掛牌時王品EPS還有13.92元,去年只剩4.52元,過去享有的35倍高本益比(股價/EPS),也只剩18倍左右。
為了搶救毛利率,王品集團去年陸續在兩岸新設立「青花驕」、「就是川」、「禾樂」、「享鴨」、「舞漁」、「北島鮨鮮」、「12mini」等7個餐飲品牌,增加中高價位檔次,甫開幕還吸引不少嘗鮮的消費者,不過後續是否能維持熱絡還有待觀察。
近年來還有去王品旗下品牌事業用餐的消費者,仔細察看一定會發現菜色有調整,不少人反應和早期相比,豐富度和提供量,有出現「降級」的情況,可以明顯感受到「成本控制」,而過去常要排隊的某些據點,現在一通電話就可訂位,盛況不如從前。
在股價一番廝殺後,近半年來王品在70-90元之間波動,似乎有打底的跡象,只是投資人在買進參與除息前,再思考第二個問題——「自己還吃不吃」。畢竟除息是分配自己的本金,未來能不能填息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