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面板廠彩晶傳裁員3% 下游零組件廠為何仍吃香喝辣?

面板廠彩晶傳裁員3%  下游零組件廠為何仍吃香喝辣?

林宏文

科技

達志

2019-01-30 15:59

國內面板廠友達昨日召開法說會,宣布第四季本業出現六年來首見虧損,董事長彭双浪並預言面板業六年大多頭將結束;此外,昨日另一家面板業者彩晶也宣布裁員,幅度達3%。面對大陸面板業者大幅擴充產能,預計2022年有十九座面板廠進入量產,面板業的大空頭走勢似乎已山雨欲來。

不過,相較於台灣面板上游業者開始要過苦日子,面板下游零組件廠商,不管是聯詠、瑞鼎、誠美材、明基材、志超、瑞儀、中光電等公司,不只營收獲利加溫,股價也呈現攻擊走勢,面板業呈現「上瘦下肥」的表現,相當值得注意。

 

台灣面板業上下游表現如此懸殊,主要原因在於,台灣面板零組件業者已爭取到大陸面板廠訂單,有一些甚至還搶到韓系大廠樂金或三星的訂單,這對於過去以台灣面板廠為主要客戶的零組件業者來說,等於又找到了兩個龐大的出海口,業績表現自然大大加分。至於台灣的友達、群創、彩晶及華映等業者由於不再做新廠投資,好一點的緊縮褲帶,差的裁員、關廠甚至倒閉,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目前的統計資料來看,預估到2022年時,大陸將有多達19座8/8.5代以上的面板廠,其中包括10.5/11代面板廠至少會有5座,其中,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各有兩座,鴻海投資的廣州超視堺1座,另外14座則是其他業者陸續投產的8.5代及8.6代廠。由於這些廠房都將在未來三、四年間大量生產,當然也會形成彭双浪所說的,「面板業會面臨更長的整理期,供過於求將成為常態。」

 

以近來股價很強勢的偏光片廠為例,明基材去年營收127.6億元,年增14.6%,是營收連續四年衰退後首度恢復正成長,如今大陸面板廠訂單不斷,產能也已滿載,加上隱形眼鏡及醫材等新事業的加入,業績前景看好。至於最近發生董座鬧雙包事件的誠美材,股價一樣照漲不誤,而且還重返久違的十元票面價,原因也是大陸偏光片需求上升,誠美材產能供不應求。

 

此外,在觸控面板整合單晶片(TDDI)市場,被日系外資視為有「定價能力」的龍頭公司聯詠,也預估該公司近來很可能有上調售價的動作,將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因此調高聯詠2019年每股盈利預測7~15%,並將目標價格由151元上調至173元。

 

另外在TDDI領域,也有一家長期被忽略的興櫃掛牌公司瑞鼎,同樣搶到大陸面板業訂單,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業績都有明顯成長。至於在美國掛牌的驅動IC廠奇景光電,近來則成功導入韓國智慧機大廠,另外在光電車用顯示器及其他應用也頗有斬獲,奇景光電執行長吳炳昌也很看好公司今年的業績成長。

 

其實,近來面板產業的走勢與半導體業相當類似,都有一致的「上瘦下肥」情況,其中,以面板業為主要客戶的IC設計業,更是市場注意焦點,因為不僅爭取到大陸的擴廠商機,又有上游晶圓代工產能較為寬鬆的優勢,這也形成了以提供面板零組件的IC設計公司,一個雙重加分的效果。

 

不過,面板業與半導體業兩個兆元產業,終究還是有明顯差異。台灣的半導體上游如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仍然很強大,產業中也沒有明顯供過於求的過度投資,但台灣面板上游則在新世代投資上落後,又面對大陸瘋狂擴廠的競爭壓力,未來景氣寒冬勢必相當長,預料兩大產業接下來的命運,還是會截然不同。

以下為兩人在達沃斯論壇中的重要觀點整理,以第一人稱呈現。從中,你能體會大師眼中對於一九年的憂心,以及他們未來一年會隨時緊盯的觀察重點。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歐:


市場無法承受升息

經濟比「令人失望」更慘

 

經濟正在放緩,不但是美國減速,歐洲、中國及日本也都無法避免,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景氣循環周期的尾聲;在此同時,各國央行能夠出手的空間卻非常有限。這個局面,將定義一九和二○年的全球經濟走勢。

 

對中國、美國以及歐盟等全球三大經濟體來說,未來一年的經濟成長率恐怕會離「及格」的標準非常遙遠。這三大經濟體將會經歷劇烈減速,所謂「巨幅」,指的是比「令人失望」還要更加慘烈的減速。

 

在此同時,各地的政治及社會對立問題也愈來愈嚴重了。當你把這些現象綜合觀察,當前的景況,與一九三○年大蕭條期間其實具有驚人的相似性。

 

二九至三二年間,當時我們有債務危機、利率下探到零的超低水平,而聯準會在當時也曾瘋狂撒錢、用力購買金融資產,大幅度地推升了金融資產的價格。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了社會兩極分化、對立與民粹主義的強勢崛起。另一個驚人相似之處,在於當年同樣出現了新興強權與既有強權的衝突激化。如今,作為一個新興強權的中國,正在從各方面試圖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

 

政治的變數總是與經濟局勢高度連結的,此時此刻,全球經濟正處於一趟短債週期的尾聲。然而我們卻正以過快的速度在緊縮貨幣政策,這是一種錯誤,一種資本市場已經無法承受的錯誤。

 

停止升息,經濟才有機會恢復均衡

 

以公司債為例,我們(指美國)下調了公司所得稅,同時又讓利率低到讓許多企業願意透過大規模發債以購買金融資產,特別是對那些發行公司債融資以進行併購的企業。然而,(隨著利率的上調)公司債的成長趨勢已不可持續。當前美債殖利率顯示,聯準會應該暫停升息,如果債券殖利率上升得更快,我們將會有其他問題,而停止升息,才有機會讓經濟恢復均衡,讓其以較慢的方式成長,且能暫時免於一場典型的衰退當劇烈的經濟減速發生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或許都會開始趨向寬鬆,但從利率的角度看,要讓市場對降息的幅度有感,聯準會現階段還沒有這樣的籌碼與空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


聯準會成「助殺」力量

美股走入熊市已不遠

 

我對自己的預測能力沒有太多信心,不過,我認為一九年的確存在市場「轉熊」的風險。股市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迎來收縮,畢竟,牛市已經持續太久,而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了一些衰退跡象,卻又還沒有迎來真正的市場收縮。

 

至於是什麼樣的風險會導致熊市降臨呢?在我自己的分類裡,這可以被歸類為「敘事風險」。一種來自於市場集體出現負面情緒、導致熊市「自我實現」的風險。

 

回顧過去幾場重大經濟危機,無論是一九二○到二一年的經濟衰退、一九三○年的經濟蕭條,乃至二○○七到○九年的金融海嘯,我們會發現一些共通的「敘事」。然而不巧的是,這些造就災難的「敘事」,從去年初以來就不斷地在我眼前上演。

 

敘事起於一八年一月初,當時一、二月股市歷經了大約一○%的修正,然後在同年的九月及十二月的聖誕夜時,我們又看到了一波巨跌。若從高點計算,標普五百指數從前一波的高點下跌約達十九.八%,這幾乎已符合典型熊市的定義(編按:熊市定義為跌幅達到二○%。)

 

牛市已久,加上巨幅修正的股市動盪不時出現,這些跡象自然開始撩撥市場情緒,但要讓「敘事風險」全面爆發,還是需要一些導火線。其一,來自於聯準會。

 

一般認為,聯準會是由一群力求穩定市場的人組成,在過去葉倫(Janet Yellen)擔任主席期間,聯準會的政策立場亦是相對溫和且可預測的。但走到現在,聯準會已是驅動此次股市下調的一股主要力量。

 

席勒
(圖片/WEF提供)

聯準會升息、中美衝突   股市關鍵指標

 

除此之外,關於當前的美國政府停擺,這多少令人憂慮,也反映了美國政壇的兩極分化現象,儘管此事對市場的走向並未造成太嚴重的影響,但我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焦慮情緒,導致市場更容易波動。至於長期因素,會顯著衝擊全球成長前景的,是來自於(以中美為首的)科技產業的發展衝突。

 

整體來說,聯準會的升息、中美衝突,就是二○一九年股市信心是否全線崩潰的兩大關鍵指標了。

 

延伸閱讀
面板寒冬襲 華映取消外籍員工加班、薪資減半
面板寒冬襲 華映取消外籍員工加班、薪資減半

2018-10-09

顯示與觸控展 兩個現象透露面板新契機
顯示與觸控展 兩個現象透露面板新契機

2018-08-31

氣象、地震預報也遭殃!交通部遭凍刪178億,次長籲立院速解凍 拒讓道安打折:寧讓同仁在家上班,節省水電
氣象、地震預報也遭殃!交通部遭凍刪178億,次長籲立院速解凍 拒讓道安打折:寧讓同仁在家上班,節省水電

2025-01-23

誰說過年要穿新衣!氣象主播參戰「無新衣挑戰」!每天穿搭都有變化,秘訣在這
誰說過年要穿新衣!氣象主播參戰「無新衣挑戰」!每天穿搭都有變化,秘訣在這

2025-01-23

短短幾年從數十萬賺到上億,啪!一夕全都沒了...少年股神誤把槓桿當神功的啟示:在股市存活唯有這關鍵
短短幾年從數十萬賺到上億,啪!一夕全都沒了...少年股神誤把槓桿當神功的啟示:在股市存活唯有這關鍵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