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在地經理人如何培養翻轉地方的必備武器? 誰是在地經理人?

在地經理人如何培養翻轉地方的必備武器? 誰是在地經理人?

2019-01-14 14:53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執行之「城鄉特色產業發展計畫」,目標以場域、人、產品三種面向,著重建構台灣地方產品與服務之特色營運模式;於人才育成方面,特別重視在地團隊的問題解決及營運能力,透過共伴培力輔導全台二十組「在地經理人」團隊,協助在地經理人逐步實現翻轉地方的營運提案。以促進在地安居樂業與特色產業永續發展。同時,民間力量對於在地人才養成的需求,也促使民間團隊展開新的出發,本次邀請城鄉創生的實踐者與意見領袖,分享在地經理人面對在地需求時,應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需精進的能力。

政府與民間同行 共同培育在地人才

 

  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的「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以三個月為期辦理專業經理人交流與見學課程,透過成熟團隊執行現場訪視給予經理人營運經驗。而民間團隊也不約而同意識到人才養成的急迫性,如深耕多年的三峽甘樂文創志業,決定於二〇一九年一月起開設一系列課程,邀請全國各地的實踐者與意見領袖,針對未來投入地方創生的青年公民,提供更多思考與方法論。

 

  甘樂文創志業執行長林峻丞認為,好的養成過程不僅須透過彼此的訪視與交流,還需要透過社群串連,並搭配後續的課程訓練,讓受訓的人才再次回到地方現場時,系統性地獲得更多經營技術知識。而培育在地經理人必須要有耐心、要有基礎建設與周邊配套,可先以成熟的團隊帶領在地團隊、地方組織、公部門,而中央要訓練公部門,地方團隊則要熟悉在地營運的操作模式。

 

精準理解在地 快速修正經營 扮演跨界溝通要角

 

  大稻埕世代街區團隊周奕成表示對於地方所需的「經理人」提出三個指標: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做事、知道如何做、知道怎麼找到其他人加入。他認為,一個對的在地經理人應具有明確的問題意識,並且詳實觀察和透徹理解在地問題,對未來有明確的想像和規劃,才能提出適當的解法;再者,須具備整合在地利害關係和推動成長的能力,執行時則要從最小、可行的方案做起,因為「生態系不會一天形成,必須慢慢生長,於初期界定問題、嘗試解決的失敗,也要有不斷檢討、修正、自我教育的人格特質。」

 

  王繼維認為,未來新興產業不是單一專才,在地經理人必須兼具很多才能,特別需要扮演串連世代與社群的溝通角色,進入社會與社區以引導跨領域的發展。而合作過程中遭遇的門檻和區隔,都有益於弭平社區與產業的落差。

 

  他認為目前傳統產業與社區之間仍有很大的隔閡,「產業與社區之間接合的工作已經延遲了三十年!」。在地經理人應該要有「地方學」的能力,如號召地方耆老、職人一起投入文史研究工作,讓各個世代對於在地人文、老產業有更深層的認識,才能從地方獨特性打造專屬的產業樣貌,而公部門則可以創造友善的環境,以提升在地經理人執行提案的資源與能量。

 

民間領軍 政府協助 從在地孕育希望

 

  面對政府關注人才培養,何培鈞建議,城鄉創生解決方案的場域可擴大並轉化到周邊大學、企業及產業,在民間匯聚各種交流合作溝通,像是竹山每個月舉行光點小聚,提供產官學就地提案的討論機會,不僅孵化在地人才,也激盪出更好的地域活化提案。

 

  他也鼓勵,投入城鄉創生的人才或團隊各有亮點,應該努力讓差異成為特色;但是政策目標往往聚焦在標竿範例,反而阻止差異。因此,在育才培力方面應由民間地方先行,將在地幼苗扶植起來,政府再以協助的角色去孵育生態系,打造培訓與實務操作的孕育基地,讓從地方養出的人才更具競爭力。

 

台青蕉香蕉創意工坊 王繼維 負責人

 

大稻埕世代街區團隊

 

小鎮文創 何培鈞 創辦人

 

水牛設計部落 呂耀中 負責人

 

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 林宗富 執行長

 

甘樂文創志業 林峻丞 執行長

 

練習曲書店 胡文偉 創辦人

 

莊稼熟了 魏文軒 負責人

 

 

更多地方創生報導↓

 

 

據統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公共幼托資源比率高達六六.八%,但台灣僅有三一%。公共資源偏低,私人幼托又分配不均,「台灣有八十個鄉鎮連私幼都沒有。」補貼對這些占全國逾兩成的鄉鎮來說,根本無濟於事,有錢也找不到地方送托。對這些缺乏幼托機構的地區來說,公共資源才是當務之急。「如果公共資源不進去,等於逼這些地方持續人口外移。」

 

且給予補助降低托育支出並非創舉,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指出,像是二○○八年全國實施托嬰補助三千元、○五年六都補助二千五百元給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孩童,都是一樣的手法。但是過往的經驗反映,現金補助雖然能減輕家長負擔,部分業者也可能因此漲價,補助等於流入業者口袋,讓政策美意打折。

 

另一個隱藏性的問題在於,以○至二歲幼兒為例,家長雖可領到六千至一萬元的托嬰補助,「但前提是這個家庭還要負擔得起剩下的托嬰費用。」若家庭根本無力負擔剩餘的保母費、而無法把小孩送托,等於領不到補助。郭明旭說,這樣的補助方式,反而讓中低收入邊緣的家庭被排除。

 

幼托
▲點圖放大

 

爭議二:中央與地方矛盾 落日後 部分補貼反縮水

 

至於業者方面則是對於政策的細節充滿疑惑。首先,「準公共化」將與地方的補助產生矛盾,像是目前不少縣市政府都有公私合作的托嬰補助,例如台中的「托育一條龍」、台北的「合作托嬰」和新北的「合作聯盟」,都是由地方政府與私人業者簽約,家長只要將孩子送托給有簽約的業者,都可以領取補助。

 

「但現在中央要求地方的補助只能到今年底就要落日,明年就沒有了。」托育人員發展協會理事長鍾情婷說明,過去台中的「托育一條龍」,不管孩子是送到保母、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同樣都給補助。但未來中央規定三歲以上的孩子送托幼兒園才有補助,「可是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那麼早去幼兒園,孩子三歲還是送托保母家,那他們之後怎麼辦?」

 

台北市兒童托育協會會長侯美姈也指出,「台北市現在的托嬰補助,第二胎最高可以領到一萬一千五百元。年底落日後,明年起第二胎的託嬰補助只能領到六千元,等於縮水了。」即使現金補助對改善幼托資源不足的效果有限,但目前公共資源相對匱乏,補助若縮水,恐讓家長壓力更大。

 

會要求地方補助得在年底落日,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祝健芳解釋,這樣設計是因為統計資料發現,「過去地方政府提供的加碼補助,並沒有實際拉抬生育率,而只是造成『戶籍遷移』。且財源不足的地方,因此有相對剝奪感,所以才希望地方的補助與中央一致。」她也強調,中央的政策是希望能把托嬰支出控制在「家戶可支配所得的一○%至十五%以內」,因此若部分縣市托嬰費用相對昂貴,中央補助後家長負擔仍超過此區間,「縣市政府便可以加碼補助。」只是地方究竟可以加碼多少,還得等主計資料和各地收費資料彙整後,才能確定。

 

另外「準公共化托育」訂下的收費天花板和人員薪資樓地板,也讓幼托業者頭痛不已。目前中央推出的版本裡,參與「準公共化」的私立幼兒園每月(學費加月費)收費上限,根據收托人數分成一萬、九千、八千元三個級距;教保人員薪資最少得要支付兩萬九千元,三年後調至三萬二千元。托嬰部分也會統計目前收費標準後,要求業者凍漲。

 

教育部國教署統計,「現在已能符合三級收費級距的幼兒園,全台灣共有二千二百八十四間,將近全台私立幼兒園的半數。」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說,且這個數字已計算為了符合薪資樓地板,導致人力成本上升而調漲收費的園所。

 

幼托

準公共化幼托,實際做的仍是過去撒錢補助的老路。 但經驗證明,撒錢無助減輕育兒負擔和拉抬生育率。

 

公托

 

爭議三:都會私幼收費低報 都會外薪資樓地板難達

 

雖然國教署信心滿滿,認為至少近半數幼兒園的收費都能落在這一區間裡,因此未來與中央合作「準公共化」的意願相當高。但幼兒園業者私下透露,過去業者上網登錄的收費金額,「很多都是低報,且家長實際支付還得再加上才藝班、材料費等其他項目。若把這些算進去,實際符合條件的幼兒園恐怕一半都不到。」

 

都會區的私立幼兒園不符合收費天花板,非都市地區的業者則是無法配合薪資樓地板,「從一七年私立幼兒園教保人員勞保投保資料來看,彰化、嘉義和雲林縣,平均薪資大約落在兩萬三千元。若要加薪,勢必得提高收費。但價格變動對偏鄉家長來說影響甚巨。」王兆慶說道。

 

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分析,現行狀況是六都大抵符合薪資樓地板;偏鄉則能配合收費天花板。但不論何處的業者,都僅能符合一半條件。即使政府有減輕家長負擔的美意,但伴隨而來的成本卻由業者吸收,第一線的業者對此感到不平。蘇傳臣更直言,今年二月台南已試行「準公共化幼托」,「但目前只有四家業者加入,可見就是個失敗經驗,竟然還要推到全台灣?」

 

一個「準公共化」讓各方都開罵,郭明旭無奈表示,幼托支出成為家長沉重負擔,背後癥結在於青年低薪。再加上幼托資源城鄉不均等問題,讓幼托議題無法靠單一手段解決。而如今若要將資源全押在「準公共化」上,不但無法緩解複雜的幼托問題,且過去兩年緩步增加的公共托育還將因此受到資源排擠,「等於近二十年下來,我們還在走撒錢補貼這條無用的老路。」

延伸閱讀
2025股東會紀念品怎麼領?最後買進日最新名單!零股股東領取流程、代領規定地點一次看
2025股東會紀念品怎麼領?最後買進日最新名單!零股股東領取流程、代領規定地點一次看

2025-04-16

130萬股民注意!中鋼7/25除息,殖利率1.52%,股東會紀念品延到「這時」發放...外資拋售還能續抱?
130萬股民注意!中鋼7/25除息,殖利率1.52%,股東會紀念品延到「這時」發放...外資拋售還能續抱?

2024-07-02

台股大跌後大漲,是V轉還是死貓跳?國安基金8次護盤,勝率87%!搶反彈買什麼?一文詳解
台股大跌後大漲,是V轉還是死貓跳?國安基金8次護盤,勝率87%!搶反彈買什麼?一文詳解

2025-04-10

凱基金股東會紀念品揭曉,送75萬股東這款居家小物「價值上看700」!零股能領嗎?最晚何時買進?
凱基金股東會紀念品揭曉,送75萬股東這款居家小物「價值上看700」!零股能領嗎?最晚何時買進?

2025-03-31

2025股東會紀念品攻略!4千元大禮包、皇阿瑪不鏽鋼、小七商品卡、美容刷…零股可以領?
2025股東會紀念品攻略!4千元大禮包、皇阿瑪不鏽鋼、小七商品卡、美容刷…零股可以領?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