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廉價出口末路之三】貨幣低廉、思想落後 台灣如何拚經濟?

【廉價出口末路之三】貨幣低廉、思想落後 台灣如何拚經濟?

撰文‧梁凱傑、研究員‧張朝鈞

焦點新聞

2018-12-22 16:31

一直以來,台灣用廉價匯率刺激出口的經濟策略即將走向瓶頸,「改變路線、重視內需」,這是央行與《經濟學人》給台灣經濟的共同解方。但是,怎麼改?怎麼變?

用匯率政策刺激出來的經濟結構,理當從匯率政策開始著手,但在8月底之前,央行對刺激內需的論述,始終鎖定在政府擴大支出、營造有利投資環境的層面,也就是「與央行政策無關」。不過,9月之後,情況或許將有所改變。改變的基因,來自一位大炮型央行理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旭昇。

 

瞄準8月底央行一份13頁的對外報告,9月11日,陳旭昇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草包族經濟學》一文。他首先給予肯定,「央行能體認到『台灣經濟過度仰賴外需』這樣的問題,實屬難得。」可以看出,在「國內需求」對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性上,陳旭昇和央行是站在同一邊的。

 

大炮理事:央行難道不該為過度仰賴外需負責?

 

但是,話鋒一轉,他質疑這個經濟問題「孰令致之?央行該為此負起怎樣的責任?央行該如何透過貨幣政策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央行不該兩手一攤,只是開出一堆「與央行無關」的藥方,把問題推託給政府其他部會。陳旭昇槓上央行的這段過程,被各界解讀為「央行內訌」、「自家人打自家人」。

 

「不過,我一直以來就是期待這樣的政策辯論,這是好事。」一位資深金融業者表示。楊金龍接任央行總裁,先是在總統府主導下,重啟了央行在前任總裁彭淮南時代終止多年的「聘用外部副總裁」傳統,隨後更聘請了一向對央行貨幣政策炮火猛烈的陳旭昇擔任理事,開始囊括多元意見,不再走「一言堂」路線。「能夠出現這樣『不同的聲音』,對央行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好事,指的是「貨幣政策的正確方向有機會越辯越明」;如今辯論發生了,結果呢?雖然還不十分明確,但確實看到了一些轉變跡象。

 

9月,作為對陳旭昇《草包族經濟學》的回應,央行提出一份《補充說明》,雖然還是一堆專業術語和計算公式,但在報告中首度表示:「台灣出口以中間財為主,出口對進口的引申需求大,因此,匯率變動對進口的影響將抵銷其對出口之效果;整體而言,匯率對貿易餘額之影響不若以往。」終於,在從出口導向轉為注重內需的論述中,央行進化到願意探討「匯率政策」的層次。

 

央行所說的,正是台灣為何不適合一味地用低廉匯率刺激出口的關鍵。台灣是個原物料、勞動力進口國,在資源匱乏、仰賴進口的情況下,壓低匯率去刺激出口成長,必然得承擔進口成本提高的後果。

 

換句話說,新台幣匯率越低,即使能持續刺激出口成長,但成本也同時提高,最終,每出口一單位產品的附加價值會越來越少,整個產業結構會越來越「窮忙」。

 

而央行同時也提到,「整體而言,匯率對貿易餘額之影響『不若以往』。」這個「不若以往」,正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新興市場編輯郭世明眼中,台灣問題的真正核心。

 

明明是已開發國家,卻守著落後國家思惟

 

在他的眼中,台灣是相當富裕的國家,人均GDP遠高於世界銀行定義的「富裕國家」標準。然而,「你們這個富裕國家卻有著非常奇怪的現象,一個貧窮國家才會有的現象,」郭世明挑明了說:「貨幣十分廉價,匯率持續被壓低;這或許是為了刺激出口,但,完全忽視內需市場。」

 

郭世明解釋匯率和內需之間的直接連動。當本國匯率被刻意長期壓低,收受金額不是用外幣計價的產業,便蒙受其害,也就是,「除了出口產業以外,剩餘大部分的產業,都是低廉匯率的受害者。長久下來,企業老闆會更加專注在發展可以外銷的商品上,壓低在內需產業的投入。」郭世明認為:「長期壓抑的匯率,扼殺了台灣內需市場的成長。」

 

郭世明進一步分享他長期觀察新興國家的成長模式。一個仍在「開發中」的國家,透過壓低匯率可以提高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藉此搶進國際市場,換得一些國際投資與技術學習的機會,提升國內整體生產效率。在這個階段發展的產業,以勞力密集、出口導向為主,至於「學費」,就是「壓抑內需」。

 

一段時間之後,當整個國家的產業已擁有足夠技術水準與生產效率之後,不再需要壓低匯率以求得學習機會,就該開始轉往發展技術、知識或資本密集的產業,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

 

另一方面,外銷產業過去靠殺價競爭創造出來的貿易順差,會累積大量的外國貨幣,他們把這些外幣換匯回國時,推升本國貨幣逐漸升值,最終將經濟發展的主軸,從外銷拉回內需導向。

 

但台灣在外銷轉型成內需導向的過程中,斷鏈了。我們經年累月的貿易順差,沒有反映在貨幣價值上,而是堆積在央行行庫裡成了外匯存底,匯率因此處在同樣水位,成為別人眼中的「廉價貨幣」。2000年以來,新台幣大部分時間處在30到34兌1美元,僅區間震盪,但我們的外匯存底,卻從2000年初的約1101億美元,成長超過3倍,在今年9月底達到約4604億美元。

 

過去,低匯率政策成功刺激台灣經濟起飛,這份成就有目共睹,但當台灣從開發中國家躋身已開發國家,我們手握富裕國家的門票,卻死守著貧窮國家的作法,繼續用出口導向的低匯率思惟打造台灣的經濟樣貌。結果就是:我們擁有成熟的出口產業,匯率卻停留在新興市場的狀態,內需產業無法成長茁壯。我們換了位置,卻沒有換了腦袋,這,就是郭世明眼中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

 

延伸閱讀

【廉價出口末路之一】台灣出口金額創新高 順差為何大衰退?
【廉價出口末路之一】台灣出口金額創新高 順差為何大衰退?

2018-12-22

【廉價出口末路之二】台灣經濟必須調整路線 經濟學人曝主因
【廉價出口末路之二】台灣經濟必須調整路線 經濟學人曝主因

2018-12-22

【廉價出口末路之四】廉價匯率扼殺產業活力 台灣是時候改變了
【廉價出口末路之四】廉價匯率扼殺產業活力 台灣是時候改變了

2018-12-22

廉價出口的末路
廉價出口的末路

2018-10-31

立院表決大戰!軍公教年金停砍案,韓國瑜首投關鍵一票、國民黨全勝表決過關…年改下一步怎麼走?
立院表決大戰!軍公教年金停砍案,韓國瑜首投關鍵一票、國民黨全勝表決過關…年改下一步怎麼走?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