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地亮麗」、「滿大的驚喜……」,10月8日,財政部公布9月進出口數據。記者會上,統計處處長蔡美娜用這些漂亮的形容詞,描繪9月亮眼的出口成績單。
單月296億美元的出口金額,不但改寫歷年次高紀錄,並且是連續第23個月較去年同期成長(排除農曆春節因素後);累計整個第三季的出口金額,衝破史上單季最高水準,達到破天荒的863億美元。蔡美娜的形容,怎麼看都不為過。她說,今年全年台灣出口金額創歷史新高,將是「毫無懸念」!
但財政部在記者會上沒說的是,在這出口輝煌燦爛的2018年第三季,我們的貿易「順差」表現,卻徹底陷入近10年來最冷冽的超級寒冬。
出口金額創新高,貿易順差卻衰退
這一季,台灣「出口金額減進口金額」、也就是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狠狠跌了37%。這個年增率衰退數字,是繼2010年第一季(-48%)之後,三十四個季度以來的最慘紀錄。
今年上半年,台灣貿易順差總額還能維持11.5%的成長率,比去年上半年多了26億美元,但經過第三季之後,前三季累計順差金額竟較去年同期減少40億美元、衰退將近10%,這也是10年來最悲慘的前三季衰退幅度。
換算一下,如果今年台灣的「出口減進口金額」要維持正成長,那麼,在剩下來的最後一季,必須創造單季200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順差──但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台灣歷史上最華麗的一次單季順差金額,出現在2017年的第三季,當時,也不過只有178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蔡美娜宣布今年出口創歷史新高「毫無懸念」的同時,今年全年台灣的貿易順差出現衰退,也幾乎已經到了「毫無懸念」的境地,而「全年順差衰退」的情況,也將是2010年以來的第一次。
「出口創新高、順差卻衰退」,這樣的怪象,背後的意義不容忽視,台灣自21世紀以來,長期透過壓低匯率、刺激出口以帶動經濟成長,這項用「貿易順差」當作經濟成長動能的作法,恐怕走到瓶頸了。而這也正呼應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2個月前被各界忽視的提醒,一道關於「內需」重要性的預警。
8月29日,央行發布《台灣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出的說明》報告,針對台灣長期資金淨流出的現象做說明。在一連串專業術語和艱澀計算公式的轟炸之下,一般民眾很難讀完這13頁報告;也因此,楊金龍藏在最後3頁的幾句警語,沒有受到注意。
「經濟仰賴外需易受國際景氣波動衝擊」、「當前全球貿易衝突升溫⋯⋯,可能衝擊全球貿易量及經濟活動⋯⋯。擴大內需引擎,可適時減緩外部衝擊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全球金融危機後,港、星、韓採內需為主之成長策略,致經濟成長的降幅均小於台灣。」報告裡這麼寫道。
簡單地說,經濟仰賴外需,基本上就是仰賴「進出口貿易順差」。這份報告的字裡行間,央行明示台灣經濟過去走在「外需優先」的路線上,也呼籲著台灣未來必須思考「內需」這條新路線。
這不是央行第一次拿「內需」作文章,但,這是央行最明確也最急迫的一次呼籲。
央行明確呼籲:擴大內需引擎
2015年8月,全球經濟疲軟,時任央行總裁的彭淮南提出《當前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減緩原因與對策》報告,提到「建議擴大財政支出」。在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計算公式中,政府支出就是屬於內需的一環。不過,當時央行只把這帖藥方視為「短期刺激」,整份報告沒有任何「內需」字眼。隔年年底,央行在理監事會議會後資料中,才明確強調應「促進投資以擴大內需」,但主軸仍放在擴大基礎建設投資。
進入楊金龍時代,今年4月2日,在立法院備詢的資料上,央行首次將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率以2008年作為分水嶺,比較「1998年到2007年」與「2008年到2017年」兩個區間的差異,並把台灣經濟成長率降幅明顯高於其他三小龍的事實,與內需產業的不足做結合,指出「港、星、韓的內需均為主要的成長動能,貢獻度為台灣2倍以上。」
攤開央行在報告中引用的數據,比較台灣與其他亞洲三小龍將近20年來的經濟路線與成果,的確,2008年前、後相比,台灣是四小龍之中唯一一個經濟成長率衰退超過兩個百分點的國家。2008年以來,四小龍每年由內需貢獻的經濟成長率,台灣平均約1.4個百分點、韓國2.7個百分點、新加坡3.3個百分點、香港3.4個百分點。央行口中內需不足帶來的經濟成長落差,一覽無遺。
到了8月29日,一份回應台灣資金外流的報告,央行不僅繼續強調「內需」的重要性,更進一步指出台灣必須走向這條新路線的急迫性──全球貿易衝突升溫,「擴大內需引擎,可以適時減緩外部衝擊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央行明確點出了台灣的困境,也呼籲「正視內需市場」對台灣來說,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