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引發的產業重組,讓台灣重新成為企業的優先投資選項。無論是回流台商或國際大廠,著眼的,都是台灣的優質人才與成熟的產業聚落。但台灣資源有限,不具備讓產業百花齊放的客觀條件,只能在眾多選項中做取捨;確定戰略目標後,再排除一切障礙,確保重點產業能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下自由發展。這道關鍵選擇題的答案,可能決定台灣未來數十年的走向;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正積極搶答。台灣,準備好了嗎?
「目前因中美貿易戰,委託本公司尋找台灣工業廠房的企業,已超過一百二十五家。其中有些中國台商,急著要在明年一月一日前,先租後買,若您有認識的上市櫃公司有意出售廠房,請與我們聯繫。」十月底,一位信義房屋全球資產中心仲介,悄悄對熟識的企業主發送這項訊息。該仲介透露,十一月以來,委託案件仍以每周平均四到五件的速度成長,這是他入行多年來不曾經歷的熱潮。
在上海發展近三十年的太和生技集團董事長郭靖凱,早在二○一六年,就開始物色台灣的工業區土地。當時,他只打算將外銷歐美的中高端化妝品,移回台灣生產;上海工廠未來則專做內銷,供應快速成長的中國美妝市場,「Made in Taiwan的價值比較高,歐美客戶比較容易接受。」
兩年來,郭靖凱始終沒看到符合需求的物件,一直採取「邊走邊看」的態度;直到今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化妝品被美方列入制裁清單,郭靖凱才驚覺事態嚴重,決定以最快速度回台設廠。
但因為許多台商和他一樣急著找地,郭靖凱花了超過半年、踏遍全台各地,才好不容易在台南租下三千坪廠房,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
沒打算回台灣擴廠的企業,也盤算著調節產能。
輪胎大廠建大工業總裁楊銀明,掐著手指計算:「中國生產的輪胎,進美國要先被課七五%反傾銷稅,貿易戰以後還可能再加二五%關稅,等於成本翻倍,根本沒辦法做。」他的對策,是把部分高階轎車胎的生產線與研發單位移回台灣;台灣吃不下的訂單,再轉往越南廠或印尼廠。
從房仲業者釋出的訊息與兩位經營者的策略,可得到一個明確結論:台灣,是企業因應中美貿易戰的避風港。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