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物理治療師淪為代操機械的工人,真正專長難發揮,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物理治療師是我們的守護神……,讓我們在身體素質上獲得有效性的改善,像今年我的肌力就有明顯的提升。」曾有「台灣最速男」稱號的短跑健將楊俊瀚,在《物理治療無所不在》一書寫序,特別感謝在運動生涯中,陪伴他的台大物理治療師李瑋君。
鏡頭從運動場轉回醫療院所,民眾對物理治療的體驗,多半只剩下電療、超音波、紅外線等冷冰冰的記憶。「只做儀器是治標不治本,我們是動作的專家,透過運動治療、徒手治療,可完整幫助病人。」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副教授王子娟形容物理治療師,不只是幫助身心障礙者訓練站、坐、走,也有能力處理一般疼痛問題,是真正「動作的專家」。
舉例來說,要怎麼改善五十肩?怎麼治療膝關節炎?怎麼幫助糖尿病前期病人改善情況?物理治療師可評估民眾的動作健康並設計運動,透過重量訓練增加肌力、伸展身體等方式達到功效。「儀器治療僅是緩解發炎、疼痛症狀,搭配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才能從根本改善。」王子娟說。
許多人不懂物理治療師的好,身體有各種疼痛,反而轉向中醫推拿求助。為何這群研究人體動作的專家,在醫療現場只能淪為開關儀器的作業員?最大的原因,還是出在健保制度的設計。
以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室的複雜治療給付標準為例,每次為期五十分鐘的儀器治療,健保給付四八○點,徒手治療是六○○點。站在醫院經營者的角度,一位物理治療師可以同時開關八到十台儀器,但徒手治療只能一對一。「在健保總額給付制度下,大家都只想要衝量。」健保署署長李伯璋點出關鍵,二○一七年台灣健保支付物理治療師點數達到一二九億四千萬點,近五年來成長三六%。物理治療給付總額增加,表示工作量增加,但卻沒有人手,加上專業發揮有限,這群人正紛紛從醫療現場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