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落幕的2018年台灣縣市長選舉結果,出現明顯的鐘擺效應,2014年大敗的國民黨,在本次選舉中取得大勝,不僅既有的新北市順利守住,更一舉將民進黨執政長達20年以上的高雄翻盤。
坊間多有論者從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造就的「韓流」為切入角度,然而本文將從民進黨作為觀察重點,指出幾項民進黨敗選的原因。
首先從大環境來看,民進黨在近幾年的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分別是2010年的82萬(陳菊),2014年的99萬(陳菊)與2018年的71萬(陳其邁);國民黨得票數則是2010年的72萬(楊秋興+黃昭順),2014年的45萬(楊秋興)與2018年的89萬(韓國瑜),扣除掉2014年太陽花學運帶來的極端效益之外,2018年約莫是2010年的翻轉。
民進黨的基本盤,基本上並沒有太過劇烈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願意出門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減少了,加上國民黨在本次選舉中成功凝聚不同系統的支持者信心,轉化為投票的動力,形成最終的選舉結果。於是問題便在於,為何民進黨的支持者不願意出門投票?
綜觀整場選戰過程,有幾個主要原因:
一,初選時的大勝,導致後續的黨內整合步調有所延遲。陳其邁在初選時以超過三成的支持度獲得提名,雖然有隻身拜訪時任高雄市長陳菊的象徵性動作,但在團隊的選戰操作中,便主要以初選團隊為核心骨幹。如此一來,便等同是沒有善用市府團隊所累積的政策熟悉程度與特別是縣區為主的地方政情。隨著選戰中後期,韓國瑜在市區依靠許昆源,縣區仰賴王金平的整合完成,聲勢急起直追之時,市府團隊才開始與陳其邁團隊有進一步的聯繫合作,於時機上不免過有所延誤。
二,過早進入市政治理模式,忽略與選民的溝通。初選結束後,陳其邁曾抽空前往歐洲,考察包括德國漢諾威工業展在內的各國經驗,後續也針對高雄的城市轉型,提出包括人工智慧產業在內的各項政策。然而,這些政策並未有效轉化為市民能夠輕鬆理解的語言,換句話說,也就是「轉譯」的部分,這點和對手的巨大對照,卻正好就是讓選民產生印象的關鍵環節。
三,基層組織施展不開,在地深耕優勢並未發揮。依照選戰初期的優勢,陳其邁的選戰節奏雖不用過早炒熱選情,但卻也有稍嫌鬆懈的狀況,特別是在基層組織方面,依照陳其邁在旗鼓鹽及三民這兩個擁有深厚基礎的選區來說,理應有眾多長期配合,默契良好的基層幹部,但本次選舉中並未看見他們的身影經常性地穿梭在巷弄之中,箇中原因,值得玩味。
四,政策缺少宣傳,難以激起普遍共鳴。綜觀陳其邁的八大項政策規劃,是以半導體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南部科技走廊」 ,再佐以地方創生基金與農業發展基金,構成三大主軸,並搭配以青年就業,托育補貼,長照等政策。這些政策從專業角度觀之,均屬於務實可行的內容,但是除了缺少前述的「轉譯」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除了競選行程的致詞,臉書文稿之外,甚少透過主流媒體的宣傳媒介,讓選民產生認識,進而引發共鳴。
五,長期執政所帶來的「民心思變」氛圍。嚴格來說,民進黨在高雄市的確有所作為,而且與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對比非常巨大。然而20年(市區)與33年(縣區)的執政時間,對於選民而言,確實有著相當強烈的「換人做做看 」誘因。這個因素加上前述關於選戰冷處理的部分,使得韓國瑜得以先掌握住選民的心理層面,並且深植其中。到選戰後期階段,選民的投票動力更是以感性為主,因而構成了「換個機會」重於「實際政績」的主旋律。
根據上述幾項原因,加上民進黨中央執政所帶來的包袱,以及韓國瑜所激起的國民黨支持者熱情,在高雄選區的氛圍之下,使得民進黨支持者在「韓流」聲勢最盛時,氣勢上不但遭到壓制,更進一步降低了投票慾望;儘管在後期有基進黨的出面,以及綠營危機意識所激發出的22萬人選前之夜,卻也無法完全喚起民進黨支持者的投票動力。在這個前提之上,配合中間部分游離及「賭爛」選票的推波助瀾,便產生了最終的結果。
民進黨並不是輸在戰力不如國民黨,而是輸在沒有審慎面對長期執政必然帶來的環境氛圍,對選民的「尊重」,以及留下太多讓對手鞏固陣地的機會。
(作者目前是快樂聯播網「子瑜生活二三事」節目主持人。之前待過民進黨中央黨部,立法委員蘇治芬國會辦公室,聯合國INGO地方政府永續理事會高雄中心主任,還一度跑去非洲查德吃頭路。雖然跟韓國周子瑜名字很像,但身為中年大叔,路線不可能走甜美風,只能運用就學時期的歷史學與政治學訓練,以吐嘲政治人物來博君一笑。)
本文獲「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