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破解「以核養綠」10大謊言!環團:公投理由沒見任何綠能內容

破解「以核養綠」10大謊言!環團:公投理由沒見任何綠能內容

2018-11-05 16:26

核廢料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棘手難以處理的廢料,現有科學技術無法降低其輻射強度,唯一辦法是讓其永久隔離於生物圈,在地層300~1000公尺深層掩埋,高放射性廢料需時一百萬年,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

 

馬英九日前在台北車站前親自發放「以核養綠」公投連署單,還說核廢料問題沒有這麼困難,引發爭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核廢料已經拖到核電廠都快除役,也還是沒法處理,否則台灣三座核電廠不會均放著貯存池早已爆滿,卻運不出去的高階核廢料。

蔡雅瀅也說,核四廠的地理環境條件根本不適合永久貯存核廢料,馬英九隨口說可放核四,其實這不過只是暫時的儲存,就跟現在核一二三廠只能放在廠區乾式儲存的現況一樣,四十年乾式儲存到期之後怎麼辦?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根本連選址都還沒開始。

徐永明表示,馬英九為支持「以核養綠」公投,竟說出「核能就是綠能」及「核廢料處理不困難」等荒謬言論。徐永明呼籲馬英九別再胡言亂語、別再欺騙台灣人民,而新北市長朱立倫、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應該站出來,對以核養綠公投明確表態。

徐永明說,時代力量自2016年進入國會,就持續提案要求刪除核四廠相關預算,然而在執政黨的護航下,台電每年仍編列8億元的核四預算。徐委員強調,時代力量黨團將持續為「非核家園」努力,拒絕核四廠重啟。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有媒體報導核廢料似乎有新科技可消除,甚至再一次提煉作為下一代核能電廠用的燃料,但其實仍是在很初步的研究階段,尚未發展到工程階段,當作科技資訊來看看就好,要想實際使用都還太過遙遠,還是空中樓閣。至於核廢料再處理其實不是什麼新發展,核工業一直嘗試推廣再處理、再提煉的技術,但費用太貴,減量效果不彰,核廢再處理的高昂成本是讓世界各國紛紛放棄再處理核廢的主因。

崔愫欣進一步解釋,核工業過去強調的「再處理」回收使用、減少核廢料體積等說詞,其實是「徹底的誤導」。AREVA宣稱再處理可以讓用過燃料棒的96%再使用,但即使是最理想的再使用狀態,「再處理」後真正拿去使用的也僅有8%,而且現在「再處理」後的鈾已無法再使用,所以回收使用的比例甚至降到只有1%。

環保團體所提「以核養綠」的十大謊言內容如下:

一、核能不是綠能:綠色能源,即再生能源,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風力、太陽能、地熱等。核能的來源是鈾礦,蘊藏量有限,不是可持續的再生能源,爭辯核電是否可作為減碳選項時,應同時關注前端核燃料提煉與鈾礦開採、後端處理廢棄物的過程中,同樣會有碳排與環境污染,事實上再生能源才是國際公認的綠色能源。

二、核廢料難以處理:核廢料是當今所有發電方式中最棘手難以處理的廢料,現有科學技術無法降低其輻射強度,唯一辦法是讓其永久隔離於生物圈,在地層300~1000公尺深層掩埋,高放射性廢料需時一百萬年,選址、興建、保存材質與方式都是問題,目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座成功啟用的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場。即使是低放射性廢料也需時三百年,台灣至今尚未找到適合且願意接受的低放射性核廢場址,只能暫存於核電廠區與蘭嶼暫時儲存場,核工業所謂的再處理、提煉技術,成本非常高昂,不但台灣並無可使用此種再生燃料的反應爐,且提煉後仍然會產出高放射性廢料,對核廢減量效果有限,因此大多數國家不使用。

三、核能與核武擴散:許多國家以興建核電掩護其發展核武的企圖,核電廠級的鈽原料是有可能轉移成核武,雖然等級較差,但仍可以做為武器用途。核電廠雖不會「核爆」,但會「氫爆」,福島核災就發生核電廠氫爆事故,同樣會釋放輻射;過去核研所實驗用的小型用過核燃料露天乾貯設施,也曾發生過氫爆污染事故,核電廠一旦汙染擴散,雖然其爆炸威力不會像投擲於廣島的鈽原子彈,但汙染地區的善後處理反而棘手,離首都過近,更可能癱瘓整個大型都會地區。

四、核電廠風險代價高:核電廠如遇天災意外,將導致難以收拾的核災,日本國會調查委員會的報告解析福島事故的原因,直指地震與人為疏失,是導致核災的兩大元兇。福島核災後,台電雖提出地震補強措施,但僅限於電驛、泵浦、桶槽附屬設施等,真正核心的「核島區」是無法進行強化的!核一、核二廠與核三廠分別位處在山腳斷層與恆春斷層的孕震帶上,一旦斷層引發地震,孕震帶上受到的衝擊最大。核四核四廠半徑80公里海域內有70幾座海底火山,其中11座處於活火山狀態。台灣在世界地震災害地圖上被列為最危險的區域,人口密度又高,難以進行有效疏散,使用核電,必須賭上巨大的風險。

五、核能絕非全年無休:去年核能佔比不到10%,絕非無法取代的電力比例,也非24小時全年無休,不但每年都必須歲修做保養維護工作,一但有任何故障事件,為免輻射外洩,都需花許多時間停機檢查,颱風期間或海洋生物入侵,為了安全都需降載甚至停機,盛夏期間對於依賴海水冷卻反應爐的核電廠來說,海水溫度若過高,將使得反應爐必須降載停止運作。核電廠的冷卻問題將來可能會變得更嚴重。氣候變遷正讓全球海洋溫度上升,並使全世界許多地區的熱浪更加頻繁和嚴重。

六、無核低碳創造台灣榮景:沒有核電不會缺電,核能只是一種能源選項,而且是昂貴又過時的傳統選項,不該再刻意將核電與經濟綁在一起,故意製造核電是經濟萬靈丹的誤導,過去核電運轉近四十年,已經為台灣經濟做過貢獻,未來應儘速投入再生能源的技術發展,全球對於氣候變遷以及節能減碳等議題的重視程度日漸升高,「綠能經濟」也已成為世界各國最主要的經濟策略指標之一。隨著科技進步,「無核低碳」已不再是夢想,甚至將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與商機。

七、綠能可改善空污:隨著三座老舊核電廠屆齡除役,核能發電量也越來越少,真正取代核電缺口的其實是「再生能源」及「推行節能」的成果,並不是火力發電!擁核人士喜歡用「非核家園導致用肺發電」話術,不僅刻意將燃煤與燃氣混為一談,更是利用人們對乾淨空氣的渴求,來為核電復辟找藉口。事實上,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落實節能,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我們就可以同時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二選一的假議題。

八、綠能比核能環保:再生能源的特性,就是善用各個地區不同的環境條件和自然資源,發展出因地制宜的多樣化能源,地產地銷,減少長距離輸送的損耗。從選址、設備、到整體規劃,全部都需配合在地條件調整,也應制定規範,避開生態敏感區位,才能創造兼顧生態與社區發展的新能源。反觀核電廠從鈾礦開採就造成生態環境破壞,電廠除役後的土地恐數十年內無法使用,核廢料的最終處置更必須盡可能與生態界隔離,核電絕不是友善生態的能源。

九、能源轉型才能減輕暖化:因應《巴黎協議》生效後的全球減碳趨勢,台灣目前設定2025年「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目標,若與日、韓相較,台灣不僅在再生能源占比目標上更為積極,減煤幅度更高,各國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加速發展再生能源100%,並提升能源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核電復辟會延緩再生能源與節能的發展,在衡量成本與風險之下,建構一個以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比老舊核電廠延役、破爛核四廠復辟更為適當。

十、綠能提升國家能源自主:臺灣的能源98%仰賴進口,能源燃料(煤、石油、天燃氣、鈾)的來源與價格,容易受到國際情勢及政治等外部因素受到影響,進而對整體國家安全及經濟,都將造成衝擊;且過去長期仰賴傳統化石能源,也帶來巨大的環境破壞與社會成本。利用地熱、風力、太陽能、水力等自然資源,達到提高自主能源與多元化能源供應,同時減低對化石能源依賴,避免化石燃料短缺及價格波動之影響,臺灣若能善用豐沛的自然資源發展再生能源,降低臺灣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才能提升國家能源自主。

 

本文獲「民報」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延伸閱讀
核四確定運轉無望! 今凌晨首批燃料棒運往美國
核四確定運轉無望! 今凌晨首批燃料棒運往美國

2018-07-04

核四燃料棒「原封退回」掀論戰 核能學會:應公投決定
核四燃料棒「原封退回」掀論戰 核能學會:應公投決定

2018-06-05

台灣推能源轉型   最需要的鄉民力量 家庭主婦變節能教母 讓首爾「減一座核電廠」
台灣推能源轉型 最需要的鄉民力量 家庭主婦變節能教母 讓首爾「減一座核電廠」

2017-10-26

大前研一在日本怎麼說核電
大前研一在日本怎麼說核電

2014-05-22

修正公投門檻 不只是為了核四
修正公投門檻 不只是為了核四

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