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鐘電話突然響起,吵醒了亞瑟.亞希金(Arthur Ashkin)的美夢。當他接起電話,只聽見電話另一頭說著「你是史上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然而亞希金並沒有顯得過於激動,「我是個老男人了,」今年已經96歲的他如此自嘲。
然而這對亞希金來說仍是得來不易,由於諾貝爾獎有著「不頒發給過世者」的慣例,因此想要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對研究的熱情奉獻和重視養生的生活兩者可說缺一不可,亞希金可說是同時做到了這兩件事。如今他仍持續在自己設立的實驗室進行研究,絲毫無意中斷對科學研究的熱愛。
過去諾貝爾獎最年長的得主是俄羅斯出生的美國人赫維茲(Leonid Hurwicz),他2007年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高齡90歲,但得獎後只活了幾個月,於2008年6月辭世。
10月3日所公布的2018諾貝爾物理獎,由亞希金和穆胡(Gerard Mourou)、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共享殊榮,三人獲獎的原因都是對雷射物理學帶來重大發現。其中亞希金獲獎的內容為「光學鑷子和其對生物系統的應用」,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生物與醫療領域。
今年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3024萬元),若得主超過一位,則獎金平分或者依比例分配。照這個分配比例,亞金希將獲得超過一千萬獎金。
亞希金在雷射物理學的研究,要從1952年加入貝爾實驗室說起,最初亞希金負責微波(microwave)領域的研究,而後轉入進行雷射領域的研究。關鍵在於1960年亞希金觀察到光纖上出現的光折變效應(photorefractive effect),並以此為基礎研發以雷射操控微觀粒子的技術。在1986年它成功發明出「光學鑷子」,透過高度聚焦雷射束來移動微小物質。
由於該技術可以移動細胞與病毒,因此被廣泛應用在生物學與醫療領域。
對於亞希金的獲獎,貝爾實驗室也發文祝賀這位前同事,並強調在通訊基礎技術的研發上,除了亞希金之外更有眾多實驗室成員,透過延伸的技術研究,在其他領域產生巨大貢獻。
與亞希金一起在貝爾實驗室共事過的台灣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特聘教授洪銘輝,正是與亞希金同樣在其他領域帶來卓越成就的學者。「他是一個很謙虛,很熱愛科學的學者。」洪銘輝說明,貝爾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對當今科技有著許多影響,「像是用在電腦和通訊設備內的MOSFET,最初就是從貝爾實驗室出來的。」
洪銘輝笑說,其實貝爾實驗室的成員每個都有著拿諾貝爾獎的實力,「像是郭瑞年博士的發明(可用來製造人工調控的磁性超晶格,成為日後研究巨磁阻現象的基礎),成了後來2007年德法兩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研究基礎。」他認為像是亞希金這樣對科學研究充滿熱情、親自投入研究的特質,正是貝爾實驗室能夠不斷出現諾貝爾獎得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