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仲介大方、祭出重賞,有好案件會優先通知他。」曾經服務過林世昌的仲介透露,一般投資客對仲介佣金都斤斤計較,相較之下,他可大方多了,「他買店面至少給一%,有時還會多給,」若以一間三億元店面交易金額換算,仲介就有三百萬元獎金入袋,也因此,「好案件優先報給他,林世昌不要的,房仲才會找其他投資客。」
不過,真正讓林世昌在投資客圈逐漸聲名大噪的關鍵,是他重押西門町店面的眼光及膽識。
二○一二年開始,西門町街頭因陸客而再度繁華。看到這個趨勢,林世昌於一四年陸續賣掉早年買進的東區店面,包括忠孝東路四段佐丹奴女裝店面、復興南路原本租給加拿大皮鞋品牌ALDO的店面,以及頂好名店城Nine West店面,將資金轉移到西門町。
如今,外人以事後諸葛觀之,「Seven董仔正好賣在台北東區房地產的高點,趁西門町崛起之際,在這一波起漲點進場!」「Seven董仔的動向,可說是台北市房地產的先行指標啊!」熟識林世昌的友人驚歎道。

店面淘金術二:重押西門町 避開東區倒店潮
但是,為何會在台北市東區房地產最高峰時看到敗象?林世昌曾對友人說:「只要信義計畫區每開一家百貨公司,就會對附近的名品店、名牌店顧客產生磁吸效應。」「如果撐不下去,撤店了,因東區店面普遍偏大,有的甚至達一百多坪,有辦法承租的房客少。」「西門町反而相反,店面都小小一間,且還有『店中店』,房客進入門檻低,招租相對容易。」
另外,西門町店面吸引林世昌的地方是,有別於東區店面的土地持分少,西門町的店面有七○%以上都是低矮的透天厝,所以每一戶店面持有的土地面積大,保值性不僅相對較高,未來進行改建時,蓋高樓層建築物的潛在增值驚人。
因此,不僅林世昌,包括西門町地產王吳振隆在買西門町資產,類似在玩大富翁遊戲,「一旦買了其中一間,就積極地想把隔壁左右間也買下來,連成一氣。」當地房仲業透露。
這位五十五歲、外表看似草莽的店面大亨,不僅透過房仲蒐集房地產的地域性情報,也很留意國際財經訊息。本刊記者與林世昌私下LINE聊天,他表示,經常閱讀老謝(《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文章,以掌握國際財經趨勢與脈動。然而,他仍婉拒受訪,理由是:「我只是西門町的一個小生意人啦!」

林世昌也在西門町經營腳底按摩店,還遠赴韓國打廣告,鎖定國外觀光客。
店面淘金術三:插旗指標店面一舉成名
讓林世昌在店面投資市場一戰成名的交易,是一六年三月買下西門町漢中街一○一號的三角窗店面,土地面積僅十一.五坪,總價三億元,每坪單價高達二六○八萬元,刷新台灣不動產交易的地坪單價紀錄。
事實上,漢中街一○一號的三角窗店面,原本市場並不看好,因門口有八個電箱擋住動線,且每月租金僅五十萬元,投資報酬率並不高。但林世昌接手後,很有耐心地四處奔走,向台電申請遷移電箱,還將一樓分租給飲料店、雞排店,二樓租給餐廳,連柱子都單獨租出去,總計找了八個房客,將每月租金衝高至一二○萬元,投報率一舉從二%翻倍至四.八%,讓人見識到林世昌包裝店面的能力。
綜觀林世昌買店面有幾個特色,第一,喜歡蒐集整排的店面;第二,他想要的案件,不計代價就是要買到,例如,在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前的漢中街,林世昌就擁有五、六家店面,這樣的好處是能掌握租金行情。
雖然已是西門町店面王,但街頭小販出身的林世昌,賺錢嗅覺依舊相當敏銳,至今他還是以MASA品牌在西門町經營好幾家手機殼店、夾娃娃機店,以及投資988紅樓養生會館,大賺觀光財。半年前,他將位於武昌街二段的四家店面收回,開起「全東南亞最大的夾娃娃機店」。
「他開夾娃娃機店不是為了賺錢,養店的成分居多。」林世昌的房客說,他光是硬體設備就投資一千多萬元,而且機台內的獎品相當多元化,不只是絨毛娃娃,包含高單價的任天堂SWITCH主機等,都被當成超值大獎。
「他是低調中的高調地產大亨。」一位熟識林世昌的西門商圈老闆透露,私底下的林世昌絲毫沒有架子,只要買了新店面就會開心地跟朋友分享,平時總是輕裝便著地走在西門町巡視店面,完全看不出他正是身價百億元的店面王,或許正是這極大的反差,也讓林世昌這號傳奇人物,二十年來始終可以成為西門町商圈的話題主角。

▲點圖放大
瑪莎企業
成立:1997年
負責人:林世昌
資本額:200萬元
主要業務:不動產租賃、電子遊戲機、化妝品零售等
毛利率節節敗退 林文耀在西門町的餐廳卻一家一家開?餐飲王靠二樓做口碑 打造無敵集客力
五十三歲的林文耀,在二○○○年,辭去任職十年之久的南亞塑膠管理職,在西門町漢中街開了第一家店「The Pasta Bar義大利麵達人」。十八年來,他的餐飲事業開枝散葉,除了The Pasta Bar,還有阿毛石鍋燉飯、阿毛茶室、小樽珈琲店、小樽手作珈琲、焗本家,以及在台北市東區的高檔歐式餐廳「富錦街一○八號」,總計十六家店,但其中有十家都在西門町。他是當地商家與房東眼中的西門町餐飲王,不論以店數,還是扎根的歷史,林文耀當之無愧。
能夠在西門町開店,想必財力雄厚。但林文耀透露,十八年前在西門町創業的二百萬元資金,還是父母抵押房子,向銀行貸款來的。所幸,在南亞塑膠從事經營分析的他,在開店前已做了縝密分析與經營模式的摸索,因此創業開店初試啼聲之作「The Pasta Bar」就做得相當成功,奠下日後基礎。

環顧武昌街二段的這個區域,有阿毛石鍋燉飯、焗本家、The Pasta Bar等餐廳,都是林文耀的事業版圖。
餐飲淘金術一:瞄準年輕族群 開西餐廳搶商機
十八年前,逛西門町,吃的部分還是以台灣小吃為主,有氣氛、有裝潢的西式簡餐餐廳仍屬罕見。因此,讓林文耀覺得有商機。
他說:「西門町、年輕人、逛街、義大利麵,這四個元素串在一起是通的。」「隨著台灣消費力提高,年輕人來西門町逛街,應不會只滿足簡陋的小吃店,西式餐廳提供了一個約會、相聚的場所。」
儘管開西式餐廳的房租與裝潢已經所費不貲,林文耀在餐飲定價上仍小心翼翼。「年輕人畢竟比較沒錢,對價格敏感度高,所以價格帶要富有彈性。在The Pasta Bar或阿毛石鍋燉飯,可以選擇單點一客一百多元的主食,或者主食加A套餐、主食加B套餐……,價格帶從一百多元,拉開到二、三百元不等。」
能夠在西門町開十家店,看起來很風光,實際上卻有難以向外人訴說的苦處。林文耀指出,他在西門町的店面全是租來的,光每月租金就數百萬元計。「十八年來,西門町店租漲了二至三倍,我賣的義大利麵從一百元到現在一六○元。原物料與人事成本也一直攀升。」「我所有店面中,西門町店的毛利率最低,餐飲部分已經掉至三○%,跟一般餐飲業五○%至六○%的毛利率相比,差了一大截。」「我最怕的是放颱風假,沒有營收,店租還是得付,想到就頭皮發麻!」他苦笑說道。
但是為什麼毛利率節節敗退,幾乎快要向製造業看齊,林文耀在西門町的店面卻一家一家開,甚至擴張至西門町以外的範圍?今年十月中旬,小樽手作珈琲繼微風南京店與京站店後,即將進駐台北信義區的微風廣場。這背後到底有何經營祕訣?

▲點圖放大
餐飲淘金術二:清楚開店目的 下重金裝潢二樓門面
「在西門町,我一向採取在熱鬧地方開小店的原則。」林文耀分析,來西門町玩的人,主要目的不是來喝小樽珈琲或來吃阿毛石鍋燉飯,而是來逛街、購物、看電影的。做完這些「主目的」,才會突然想喝個飲料、吃個東西,順便進行「次目的」消費。
「因為客人的預期感不同,往往沒準備要花太多錢,也不會坐太久。這就是我在西門町的店面大多介於數坪至十來坪,而且一直辛苦維持平價的主要原因。」
相對之下,林文耀在台北市松山區開的「富錦街一○八號」,是一家占地遼闊、有庭園、有魚池的大型餐廳,價格帶介於六百至二千元之間。「客人來富錦街一○八號,極有可能是衝著這裡的美食與餐廳氣氛專程來的。」「建立在這種『主目的消費』之上,才能有做高檔餐廳的基礎。」
林文耀第一家在西門町的餐廳是租在二樓,到現在雖然有部分店面位於一樓(主要為小樽珈琲店),但他表示,未來若在西門町持續拓展餐廳,除非剛好遇到很棒位置或很划算的價格,不然仍會以二樓為優先考量。
每每在二樓開店,林文耀總是不惜重本進行裝潢。一旦租下二樓做餐廳,林文耀通常會將之改裝成大片透明窗戶,並在天花板的燈光、牆壁顏色與招牌上特別講究。走在西門町街道的行人,一眼就可望進店內高雅又溫暖的室內空間,吸引他們走進來消費的欲望。
他說:「在西門町二樓租金往往只有一樓的五分之一,如果能做出一樓店面的能見度,這些花下去的裝潢費用與時間就值回票價了!」
下次路過西門町,不妨特別留意阿毛石鍋燉飯、焗本家等店面招牌,字體顯得特別醒目卻不突兀,這些都是林文耀與公司美術人員絞盡腦汁的心血結晶。
西門町,不僅是林文耀餐飲事業的戰場,更是他滿腦子新點子的實驗室。他每年都要出國好幾趟,吸收國外最新的餐飲情報與know-how,再引進到他在西門町的店。「這裡年輕人多,勇於嘗鮮,台灣沒有比西門町更棒的餐飲實驗室了!」他如是說。

餐飲淘金術三:創意大膽、小心經營
走進成都路二十七巷的小樽珈琲店裡,這裡坐滿了打扮入時卻帶有文青氣質的美眉,或看書、或聊天,優閒地啜飲咖啡。但她們桌上的咖啡與點心更「養眼」,有色彩繽紛的黑糖珍珠拿鐵、檸檬萊姆冰咖啡、藍莓冰咖啡……,還有宛如雪糕形狀,可邊走邊吃的黑糖麻糬鬆餅。林文耀說:「我企圖把咖啡與飲料店結合,使小樽珈琲店成為『咖啡店中的飲品店』,走出新風格!」
不過,強烈的創新企圖,也讓林文耀吃了不少苦頭。幾年前,他在日本看到當地都會區掀起一股OL(上班族女性)輕食風,為了維持身材,中午只喝一碗濃湯加一小碗白飯。他認為引進台灣可行,於是在高雄漢神百貨開了一家「Soup Bar」,定價一百多元的午間輕食套餐,最後黯然收攤。
他也曾試圖重現地爐烹煮兼取暖的日本農家風情,在台北市民生東路開了名為「地爐」的火鍋與烤物日式餐廳,卻在試營運第一日,因室內通風不良,就宣告倒店。即使後來轉型拉麵店,但因太過急就章,技術不到位而結束營業。
十八年的歲月,成就林文耀西門町餐飲王的地位,但十八年前那顆勇於挑戰、創新的初心依舊不變。西門町商圈也因為像他這種不畏失敗的創客前仆後繼,而更加精采繽紛。

▲點圖放大
重「地緣性」 吳振隆買整棟大樓炒高租金投報率 地產王插旗黃金地段 締造百億身價
在西門町商圈,還有一號傳奇人物的故事也很精采,他就是二○一七年初砸了二十二億元,買下西寧南路大樓的JUN MEN男裝董事長吳振隆,以土地單價換算,每坪高達一四○七萬元,一度轟動西門町房市。
吳振隆的頭銜很多,除了服飾本業,也是HBO台灣代理商永鑫多媒體董事長,還是台南新永安有線電視前董事長。
一六年中,他賣掉台南新永安有線電視給「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進帳數十億元,更讓他的身價水漲船高。滿手現金的他,因而積極找尋投資標的,才會在一七年初相中西門町的西寧南路大樓。
有別於林世昌的店面是以量取勝,吳振隆的不動產是以「棟」計算,除了西寧南路大樓,包括漢中街、峨眉街口的JUN PLAZA大樓也是名下資產,其他還包括峨眉街的THE BODY SHOP、武昌街二段的ABC-MART,都是他的物業。
但特別的是,吳振隆買大樓相當重視「地緣性」,「買西寧南路大樓,是因為它在租給好樂迪之前,是一家百貨商場,JUN MEN男裝曾在那裡設櫃過,他對那棟建築物有一份感情在。」據透露,除了西寧南路大樓,峨眉街三十七號的JUN PLAZA,也是因為JUN MEN男裝曾經在此開過店,十四年前吳振隆以高價取得,命名為JUN PLAZA,並首開西門町餐飲大樓形式經營,讓原本只有五百萬元租金行情的商場,調整至今整棟每月租金近一千萬元。


▲點圖放大
地產淘金術一:聚焦長期效益 藉重新招商提高租金
服務過吳振隆的商仲業者說,吳振隆買店面看的是長期經營效益,他不在乎現況空置或租金不佳,透過重新規畫,他有辦法重新招商,創造出店面坪效,提高賣場附加價值。
例如,位於捷運景美站附近的瀚星百貨,前身是漢神百貨,吳振隆在一一年買進後,重新裝潢並引進日本平價服飾UNIQLO、宜得利家具專門店,以主題式賣場經營,成為景美地區唯一一家百貨公司。
而去年買進的西寧南路大樓,原本租客是好樂迪、遠傳電信與火鍋店,但吳振隆認為租金還有調整空間,將一樓重新出租給adidas運動品牌,也藉此提高租金的投報率。
出身台南新營的吳振隆,從小就很會念書,高中念台南二中,但因家中有九個兄弟姊妹,生活很困苦,高中畢業後,他自願放棄升學,隻身北上,在台北大稻埕的布莊學習賣布。擔任布莊業務助理的磨練,讓他入行一年後就自立門戶,創業以高價位的絨布起家,還會設計新的布料花色,以獨有的款式吸引客戶,經營布料買賣讓他賺進了第一桶金。

武昌街二段這間ABC-MART鞋店也是吳振隆的店面,只挑蛋黃區,是他的獵店心法。
地產淘金術二:個性惜情豪爽 累積人脈跨足各領域
一九八四年,JUN MEN男裝品牌經營權易主,吳振隆有機會接手,於是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事業舞台。最鼎盛時期,他旗下有JUN MEN、WE、IZABO等男裝品牌,鎖定十八歲到三十五歲的年輕族群,除了在全台百貨公司設有二十餘個專櫃,也在東區忠孝東路、西門町設有門市。
服飾業成功之後,他慢慢轉進媒體事業,包括代理HBO頻道、買下台南有線電視系統台。
因為外表很凍齡,認識吳振隆的朋友私底下都叫他「古錐仔」,而他的個性就像綽號「古錐仔」一樣,討人歡喜。認識吳振隆三十年的西門町伴手禮王李錦昌說,「吳董是很細膩的一個人,永遠對人客客氣氣的、更不得罪人,這也是他跨足各領域的事業都很成功的關鍵。」
讓李錦昌印象深刻的是,在吳振隆的辦公室裡,掛了一張老家土角厝的小照片,藉以時常提醒自己永遠不能忘本,也呼應了吳振隆投資不動產下,重視感情的另一面。
因為「惜情」、個性豪爽,多年來,朋友資金調度都會找他,也因為早年幫助過很多朋友,很多事業也因此而來。例如,台南新永安有線電視,就是因朋友缺資金,找上吳振隆投資,讓他如今坐擁百億元身價,成為西門町房地產的一號要角。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