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週行政院火速宣布停建深澳火力發電廠,並強調第三天然氣供氣多出一百二十八萬千瓦餘裕,將以新增天然氣機組來替補深澳停建後的供電缺口。但這一決策轉彎也讓民間團體質疑深澳本無必要性,且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充滿爭議,後續還可能面對法律訴訟,趕緊尋求替代方案才是正途。
上週五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院提出深澳火力發電廠在「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通過環評且順利興建、供電無虞」前提下可允許重新評估。事隔一週,三接火速通過環評後,賴清德今日(十二日)再度在立院宣布「停止興建深澳電廠」。
今日上午賴清德在立院接受質詢時表示:「經濟部盤點三接建置完成後,除了供應大潭天然氣兩部機組三百萬千瓦的發電,還有餘裕再供應一百二十萬千瓦燃氣機組所需用氣。相較深澳兩座機組一百二十萬千瓦,多出的供氣可取代深澳電廠發電機組,因此行政院支持也同意經濟部的決定,停止興建深澳電廠。」
對於停建深澳火力發電廠,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下午記者會上也補充解釋,未來的規劃是停建深澳,以新增燃氣機組更換。他也強調,「天然氣發電機組用地約三到五公頃,現在有好幾個地點可以符合標準。」這些機組規劃期程是要在二〇二五年夏季前能上線,目前推算還有六、七年時間能完成建置。
至於停建深澳是否影響供電穩定?曾文生表示,從能源供應穩定角度來看,原本算上深澳火力發電廠,二〇二五年的備用容量率可達十五.三%;現在要換上的燃氣機組,目前評估的地點,興建面積都已足夠,因此供電至少能和深澳打平。至於哪些地點正在評估中,曾文生並未明確說明。
另外曾文生也表示,根據能源局設算,二〇二五年的能源配比中,燃煤約略會低於原本預設的三十%,但降低比例不超過二十七%,「在這個配比數字下,用這幾年國際燃料平均價格推估,二〇二五年的電價影響大約一%,也就是一度電價格落在三元左右。」
過去深澳火力發電廠通過環評後,空污爭議越演越烈,曾文生也強調除了停建深澳,尋求新建燃氣機組外,中部的燃煤機組也將在燃氣機組上線後轉為備用,以求降低空氣污染。
只是爭議多時的深澳火力發電廠,一周內迅速拍板改由燃氣機組替換,也讓外界質疑「三接換深澳」,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便批評,「非核減煤是大家有共識的方向,但深澳本來就是一個沒有必要性的電廠,不要什麼都拿來跟深澳比。」長期關注三接預定地——桃園大潭附近藻礁生態的潘政忠理事長也第一時間在Facebook上發文強調,「行政院此一政策凸顯深澳火力發電廠自始是個假議題,深澳與三接並非二選一」
對於今日行政院與經濟部拋出新增燃氣機組的規劃,蔡中岳也強調,現在政府想要新增燃氣機組,但基於怎樣的理由得要新增,卻始終沒有說清楚,「例如高雄的興達電廠,目前新增燃氣機組正在環評,但是舊的燃煤機組卻只淘汰兩部,讓外界感覺是『假更新真擴建』。」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也直言,拿三接供氣多一百二十八萬千瓦,因此新增天然氣機組來換深澳,根本是在合理化政府自己「三接換深澳」的立場罷了。他指出首先從整體能源配置來看,二〇二五年備用容量率即便少了深澳,也仍高達十四.九%;至於三接若延宕,導致大潭電廠無法全部機組都發電,其實也不過影響一.二%的供電,不論深澳或三接,在二〇二五年對供電影響都不大。換句話說仍有時間餘裕做更周全的能源規劃。
「當然若沒有接收站,天然氣用量無法達到兩千七百萬噸以上,會影響減煤速度。但現階段三接環評充滿法律爭議,環保團體後續也會訴諸司法途徑。」趙家緯強調,三接若在司法面被撤銷環評,才是真正影響天然氣供應的大問題,「不要以為三接過了就可以高枕無憂,政府現階段最該做的,是趕緊評估其他沒有爭議的接收站場址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