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拆解假輿論操弄法 半機器人也狂寫網評

拆解假輿論操弄法  半機器人也狂寫網評
玩真創意創辦人彭冠今靠網路行銷日進斗金,但也引發爭議。

2018-10-03 09:54

網紅、素人暗樁與假帳號,三位一體的口碑行銷,如鋪天蓋地的巨浪,正將你捲入一波波的金錢輿論中。網路公益媒體《報導者》剖析行銷操作手法,揭開網路世界的真實面貌。《今周刊》特取得授權,刊載精華節錄。

被封為「網路行銷鬼才」,靠著網路行銷日進斗金,三十歲的彭冠今自詡在「口碑行銷」領域中占得要角,卻因去年在綜藝節目上的一則發言,讓自己備受爭議。

 

鏡頭中,他不僅主動揭露自身在社群媒體上,操作三千個假帳號做口碑行銷,更舉出實際運用的例子:灌了超過台灣人口的四千萬票,協助校友獲得二○一一年歌唱節目《超級偶像》校際爭霸戰的冠軍。

 

不少人認為他助長了氾濫的業配廣告,卻沒有為對價關係的揭露負起責任;但網路上卻找不出任何一點謾罵他的痕跡。「我可以動用大量假帳號來刺激特定商品的買氣,同樣的,我也能花錢刪除每一筆對我不利的言論,這就是網路的魔力。」彭冠今輕鬆地說道。

 

超級偶像

《超級偶像》校際爭霸戰,在不計次人氣投票規則下,冠軍最終得到4千萬票,比台灣總人口數還多。 (圖片翻拍自台視)

 

一呼百應 上千個假帳號暗樁集結

 

現為玩真創意公司創辦人,彭冠今手中最珍貴的資產,除了這批上千個隨時都可動用的「假帳號部隊」外,還有大量隨時可上線的「網紅」和無所不在的「素人暗樁」,年年為他創造千萬營收,更廣泛影響了成千上萬的公民。

 

據統計,全台在社群網路中活躍的使用者高達一千九百萬,是台灣人口的八成;其中,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媒體就是臉書。而據去年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 (DMA)報告指出,未來數位廣告追求三大趨勢:新的說故事方法、發揮更高層次的行銷能力,以及與網紅共舞。

 

  • 使用者高達1900萬:由全球性社交媒體營銷公司「We Are Social」與品牌管理服務商「Hootsuite」一同彙整去年台灣社群媒體使用的行為數據,顯示此結果。

 

海量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如同一塊令人垂涎的肥肉,引起眾多行銷公司搶食。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行銷」原型,也因此披上科技的新外衣,廣泛地流竄於各種社群媒體之間。

但「口碑行銷」其實包含許多複雜元素,「創造事件的友善性」就是首要目標,其基礎在於利用這份親切;如素人寫手所撰寫的體驗文章,就是要讓讀者身歷其境,甚至是在毫無戒心的狀態下,轉變為產品的消費者與愛用者。

 

為在短時間掀起輿論巨浪,口碑行銷公司更早已將海量的假帳號納為己用。但,假帳號從何而來?短期內,又是如何大量動員?

 

彭冠今進一步解釋,除卻十數人的真人寫手外,他的行銷體系還聘雇大量的工程師團隊,透過程式開發,培養出超過兩千名的「虛擬部隊」。這樣的暗樁帳號,並非只是貼了幾張美女照片和異國文字的人頭帳戶,而是真的能主動發文、貼文、加入社團、開啟討論或回覆文章的「半機器人」。

 

行銷公司請真人寫手在短期內產製「特定意向」的留言,再由半機器人依照特定頻率、開啟暗樁帳號的自動留言。如此一來,大量密集的回覆,就可創造綿延的互動軌跡。

 

口碑行銷廣告的年成長率高達六○%,廣告市場透過「與網紅共舞」的方式,加速這個產業的發展。從美妝、3C、家電等實質消費物品,也針對同婚、廢死等社會議題發表意見;無論左右,網紅意見遍布光譜兩端,無所不在的網紅變得更加無所不談。

 

而「量產」網紅,培養成商品的「意見領袖」,的確打破了市場規則。注資上百萬元,一年就培訓出上百位網紅的彭冠今解釋,每天他會從來應徵的面孔中,快速刪去不具個人特色的臉龐;然後才是談吐以及「自帶粉絲數」。有了這些基本條件,素人們還得具備撰寫口碑推薦文章的能力;只有商品賣得好、粉絲數上看兩萬的人才能跨越門檻,正式被稱作「網紅」。

 

只是商品並不僅限於實體貨物。《報導者》接觸國內數家知名口碑行銷公司,為保飯碗,透過化名的受訪者才同意揭開輿論市場裡的真實面貌,一一剖析業界中,最常操作的商品類型:

 

口碑商品1 》藉由哄抬的直性商品買賣

 

知名美式連鎖賣場就曾購買過口碑操作服務。囊括國內各項口碑操作業務的公司高層小利(化名)透露,具體操作手法是以一則數千元的價格,雇用素人寫手在臉書社團裡,「分享」特定產品的親身使用案例。若案主有意願,貼文下方還可以附上數十個「助陣」帳戶的留言與回覆;藉由集體哄抬,來打響產品的知名度,提高大眾購買欲望。

 

臉書

臉書是台灣人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許多帶風向網紅因它而生。(圖片來源/達志)

 

口碑商品2》洗白或帶風向的危機處理

 

PTT曾出現不少刻意為之的操作痕跡。PTT創辦人杜奕瑾直言,當特定議題受到操作時,使用者多少可以察覺,因重要言論發表時,會出現特定帳號搶發無意義的問卦,讓版面變得難以閱讀,過去「林奕含事件」就有公關公司著墨的痕跡。

 

小利也證實,事件爆發後,補習班團隊曾以「合意性交」、「案件疑點過多」等觀點為主打,多次徵詢數家行銷公司合作,要求平衡網路風向。

 

這就是不同商品的取向:危機處理。小利解釋,涉及爭議的事件,行銷公司通常會先評估現有的輿論操作是否足以化解眼前危機,一旦評估OK,就動用分析團隊抓出議題的「爭議點」;再接著緩和網友情緒、配合官方立場、轉移焦點、冷處理等手法,化解負面議題帶來的後座力。

 

口碑商品3》明星、品牌形象的再塑造

 

曾接手過多起形象操作案件,小利表示,在近年某起男星劈腿事件中,A經紀公司就曾找他們來滅火。她所屬的口碑團隊,短時間內動員數百個帳戶,湧入各大媒體和論壇內留言,就「感情的付出」為題大打溫情牌,試圖在事件中「營造」男星深情卻可憐的形象,為男方平反。

 

口碑商品4》企業品牌的良善與愛心

 

客戶遍及亞洲各國的行銷公司負責人Champion,在接受採訪時亦表示,近幾年來社會對CSR(企業社會責任)的看重,也讓口碑操作的市場大開。就是透過「說故事」,形塑品牌的正面評價與認同感,打造一群忠實的品牌粉絲,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Champion舉了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一家標榜為幸福企業的國內連鎖餐飲。該集團主打「快樂員工創造滿意服務」,口碑行銷人員於是從PTT和各大社群論壇著手,先是透過素人貼文創造出「品牌友善度」,再由正面輿論或新聞事件集合成品牌支持度。

 

除消費者自覺外 口碑行銷真的無法可管?

 

面對逐漸產業化的口碑廣告與輿論操作,該如何管理? 依據公平交易委員會所定義的「薦證廣告」規範,「對價關係的揭露」和「真實意見的表達」就如兩柄寶劍,握在主管機關手中。

 

只是公平會副主委彭紹瑾受訪時強調,開罰主要還是針對「不實廣告」為主,有關薦證廣告的開罰基準,還是得依個案來分析,且僅有《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有明顯規範。此外,他也表示,除了明顯的不實廣告外,近年來薦證廣告並未有相關的開罰案例,大多數交易糾紛還是以民事為主,結果交由法院評斷。

 

回到口碑中敏感的「欺騙」意圖。以逗趣業配影片出名的網紅HOW HOW(本名陳孜昊)則強調,與其讓受眾感到遭受欺騙,倒不如清楚明白地在作品中點出自己要行銷的主題,對觀眾「誠實以對」。

 

靠著詼諧的橋段來行銷產品,他的HOW FUN頻道創設十年以來,總點擊率突破兩億人次、訂閱則高達八十多萬,算是走出一條觀眾能夠體諒的新路。

 

只是並非每個創作者都能如此,無所不在的口碑行銷,依舊躲在親切的招牌背後,將觸角深入社會每個角落。唯一的應對之道,或許只能在大量且龐雜的訊息之間,仗著人工、小心翼翼地揪出謊言的小辮子。

(本文為《報導者》「金錢輿論」專題系列之一,《報導者》授權刊登)

延伸閱讀
Facebook斥資1400萬美元打擊假新聞!10個方法教你辨認「網路假消息」
Facebook斥資1400萬美元打擊假新聞!10個方法教你辨認「網路假消息」

2018-09-21

假新聞如何定義?行政院回應了
假新聞如何定義?行政院回應了

2018-09-20

戴資穎臉書建言 被政院歸類為「假新聞」?
戴資穎臉書建言 被政院歸類為「假新聞」?

2018-09-20

假新聞的處罰條文,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
假新聞的處罰條文,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

2018-06-12

向假新聞宣戰! 綠委提案修法散播者最重拘留3天
向假新聞宣戰! 綠委提案修法散播者最重拘留3天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