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勞保破產時刻逐日逼近,勞退自選平台遲遲無法上路,台灣8成勞工對於退休的焦慮正暗自延燒,這是今年一份來自政大資料採礦中心的調查報告。而一位專門研究退休金制度的澳洲教授調查,澳洲有八成的人不擔心自己的退休生活。
勞工明知勞保會破產,但根據調查勞退自提比率卻偏低。為了解多數人為何不自提?要如何才能增加員工退休金的準備?《今周刊》委託世新大學進行《勞退開放自選投資平台意向調查》, 結果顯示,高達7成以上勞工知道,勞保基金可能在未來20年內破產,但即使現在勞保還沒破產,也只有一成受訪者認為,單靠勞保與勞退雇主自提6%薪資,就能達成退休的生活所需;高達7成受訪者則認為「不可能」。
弔詭的是,明知只靠政府、雇主並不足以做好退休準備,勞退自提比率也只有約7%。
世界第四大退休基金 澳洲報酬率傲視OECD國家
近幾年,澳洲超級年金(Superannuation)退休制度,成為各國際媒體爭相報導的題材。澳洲超級年金是世界第四大退休基金,次於美國、英國、日本。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澳洲超級年金過去5年平均報酬率7.7%,高於多數已開發國家;相對於台灣勞退新制從2005年成立至2017年底的年化報酬率約2.7%。
8成澳洲人退休生活無虞 隨機街訪 國民幾乎都知道年金規則
相較台灣勞工可能連勞保基金即將破產的基本事實都不知道,記者在雪梨街頭隨機訪到的數十人,幾乎每人都至少知道超級年金的運作與基本規則。
超級年金誕生 制度大改革 走過破產危機
現在澳洲老年人口(65歲以上)比率約占15%,高於台灣的14%。澳洲早在1980年代就掀起年金改革討論潮。
當時的澳洲社會老年人口逼近10%,每年經濟成長率約在3%左右,但通膨率居高不下,在4%到11%左右徘徊,內憂外患下,澳洲政府終於在1992年立法強制雇主必須提撥等同3%薪水的資金進入勞工個人退休帳戶,此即超級年金的誕生,除了變相為勞工加薪,也是將原來退休照顧只由政府負擔的責任,轉成私人部門一起承擔。
若要歸納澳洲超級年金的成功因素,除了超級年金「高人一等」的基金報酬率之外,另一個就是民眾願意提撥薪水到退休帳戶的比率。
民眾自行提撥意願高 澳洲自提資金占退休基金逾2成
根據統計,台灣勞工自行提撥薪水進退休帳戶的資金僅占勞退基金規模8.83%,而澳洲卻達22%。
為什麼自提比率這麼重要?施羅德澳洲行銷業務主管格瑞米.瑪爾(Graeme Mather)解釋,當初超級年金設計時,雇主提撥比率是薪水3%,但終極目標是雇主必須提撥到12%,原先計畫2019年就要達標;但政府於2014年將時程大幅延後10年,現在提撥率仍停在9.5%,主要原因是雇主反彈聲浪從未停止。
為提高人民的自提率更是不遺餘力。澳洲政府祭出兩項誘因:一個是稅負優惠,另一項是基金的多元選擇。
兩大誘因 拉升自提率 稅負優惠+選擇多元
稅務方面,雖然自願提撥的資金將被課15%稅率(澳洲最低稅級為19%),但澳洲所得稅率最高可達47%(45%所得稅加上2%健保費),對於低收入戶,政府則提供勞工自提1%,政府也跟著提1%的優惠機制。
1999年,澳洲政府開放「自主管理基金」(self-managed super funds,SMSF)成立,讓民眾可以成立「個人或家族專屬的超級基金」。
2005年,澳洲政府進一步推出「基金自選」——原先,勞工只能在雇主提供的超級基金平台內選擇,或者選擇「自主管理基金」,改革後可選擇雇主所提供選項以外的其他基金。
所得替代率可達70% 澳洲住宅自有率高 8成公民安心退休
根據OECD資料,2017年澳洲退休所得替代率約32%。不過,只有32%的退休所得替代率,怎麼能說是成功的退休制度?
澳洲8成以上退休族群都有自己的房子,有8成公民在超級年金的保護傘之下,超級年金起碼讓8成澳洲公民安心退休。
視角拉回台灣,2005年台灣推出的勞退新制,也是屬於個人帳戶制,當初政策目的同樣希望鼓勵民眾「自立自強」,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除了強制雇主提撥6%,也提供員工自行提撥1%至6%的空間。然而根據勞動部資料,截至2018年5月底,提撥人數僅約7%。
專門評比澳洲超級基金表現的超級評比公司(SuperRatings),其執行長科比.瑞普爾(Kirby Rappell)認為,澳洲自提的踴躍程度關鍵原因不脫兩點,除了超級年金因制度給予的自由度廣,主要還是得歸功於超級年金卓越的績效。
資產配置限制少 績效超群 投資基礎建設 國家與國民雨露均霑
施羅德澳洲行銷業務主管格瑞米.瑪爾(Graeme Mather)瑪爾解析超級年金之所以績效超群,是因「超級基金可以投資私募基金、避險基金、不動產、基礎建設,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容許這樣的情形發生。」
專門研究退休金制度的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海索.貝斯曼(Hazel Bateman)從國家發展的角度切入談資產配置自由的好處,一般人很難做到投資基礎建設,但在超級年金的制度下,它能投資這個國家的機場、賣場,以及其他不動產,而這些收益,最終將雨露均霑地使個人受惠,同時也幫助了國家的經濟成長。」
超級年金制度下提供的選擇權,幾乎可說讓勞工「為所欲為」,而其制度彈性提供的市場競爭性,在金融海嘯間顯露無遺。
就算什麼都不做⋯⋯ 放棄選擇仍受保障
事實上,即使超級年金選擇多樣,民眾自主彈性很高,但仍有高達8成的澳洲勞工其實沒有做任何選擇,落入系統規畫的「預設基金」(default)內。
超級基金通常會提供勞工保險保障,但也沒有強制規範,亦有勞工因此被超收巧立名目的費用,或「被」買了過多、不合時宜的保險,或被歸類到不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基金,退休生活的保障因此深受影響卻不自知。
為了保障這群人,澳洲政府2014年推出Mysuper改革,對於預設基金可以針對哪些服務收費有嚴謹規範,例如,預設基金不能抽佣金(commission fee)、不能收報名費(entry fee),但能有績效費用(performance based fee)、能針對個人理財建議收費等,保險保障單一化。
Mysuper上路後,各家基金業者紛紛推出更能貼合需求、依年齡調整投資組合的人生週期基金;現在約有三分之一Mysuper為人生週期基金。
為何台灣還不推自選制度?立委倡議試行解放勞工自提資金
這次調查也發現,71.9%的勞工支持開放勞退自選平台。有6成的勞工贊成自己決定退休金投資標的,並自負盈虧,顯示勞工對於開放自選投資意願高。
但過去也幾度傳出推行自選聲浪,而民間反彈最烈的原因,莫過於對「自負盈虧」的恐懼,因此,賴士葆建議試推的方案,只先「解放」勞工自提資金(雇主提撥部分不開放)。
整體來說,台灣勞退基金資產配置過於狹隘,政府統一操盤,除了讓勞工缺乏投資選擇。從澳洲經驗看來,勞保想重新改革,政府要財政減壓,將勞退的餅做大的出路──無論是藉由提高自提意願或拉高基金績效,兩者都與勞退自選平台能否成功上路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