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早上,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液化石油氣(LPG)公司、南部第一大供應商乾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惠),無預警倒閉,下游分裝廠客戶欲前往現場取貨時,發現瓦斯儲槽全空、公司不見人影,現年七十歲的董事長胡慰親失聯,《今周刊》記者致電未有人接聽。乾惠倒閉,估計直接影響全台十分之一液化石油氣用戶、約三十五萬戶家庭的能源使用。
1984年成立的乾惠,早年以特種車輛及零件的維修買賣起家,自1995年取得中油公司液化石油氣經銷權後,主要業務已轉為液化石油氣之儲存、分裝買賣及家用液化石油氣鋼瓶灌裝、檢驗及維修等服務,主要營業範圍在台南以南。實收資本額2億5千萬元,年營業額約20億。
目前全台特許液化石油氣經銷商總共有9家,包含乾惠、北誼興業、聯華聯合液化石油氣(股)公司、台和實業、北部瓦斯、寧揚煤氣分裝、鴻奇煤氣分裝、南雄實業、北海能源,乾惠往來客戶約30多家分裝廠、100家瓦斯行,是南部最大供應商。
早在2001年,乾惠就曾和多家經銷商、分裝所和瓦斯行,因聯合調漲行為被公平會處以新臺幣八百萬元罰鍰;2015年,高雄市勞工局曾突襲檢查乾惠的液化石油氣分裝設施,發現10項缺失,曾勒令改善。消息人士透漏,近年在產業惡性競爭下,乾惠經營越見困難,據《今周刊》獨家取得內部評估報告,顯示帳面負債金額已達近14億元,實際上除了土地銀行統籌主辦的12億聯貸、還有4億民間借款、5千多萬的預收款項。
從2014年至2017年,乾惠的營業收入約在20億元之譜,負債比佔79%、近14億元,每個月賣出約6千噸液化石油氣,內部評估報告更指出「其銷售產品毛利過低,負債過高,由於低價搶客成為業界公敵。」
「胡董到上周都還在調度資金,尋求投資者,應該是被逼得很緊。過去為了衝營業額,讓銀行不會終止聯貸案,長期做假報表。」消息人士表示,一桶瓦斯成本8百元,在市場惡性競爭,以及為了衝營收數字,一桶瓦斯賣不到6百元,其殺價競爭手法有如飲鴆止渴,走向惡性倒閉不意外。
事實上,台灣液化石油氣早年的生產、進口均由國營的中油獨佔,在1993年開放特許為寡占行業,共有9家特許液化石油氣經銷商、119家分裝廠、2950家瓦斯行,最終進到350萬用戶家中。
「台灣的液化石油氣開放時很匆促,引發很多問題,造成整個產業目前惡性競爭,沒有市場秩序,偷工減料的事情不斷。」已退休的前中油液化石油氣事業部副執行長馮蓉華表示,早期的液化石油氣一年銷售量近2百萬噸,現在只剩下不到1百萬噸,已是供過於求狀態。
在政府沒有具體的輔導、管理機制,加上近年鼓吹天然氣發展,馮蓉華直言,天然氣較貴,液化石油氣有如「窮人的燃料」,產業淨利往往只有1%不到。為了削價競爭,每每在成本上犧牲安全,「鐵桶裡面你看不到,20公斤可能只裝18公斤,或是灌水、灌沙、使用逾期桶都有。」
馮蓉華感慨,7月分他到日本和當地業者交流,發現日本和台灣進口液化石油氣的成本相當,但是台灣售價卻只有一半,顯示整個產業在很不健康的環境下,換來是犧牲民眾安全,「民眾若是用到逾期桶,出事保險公司是不會理賠的。」
公平會曾有報告指出,「液化石油氣產品的同質性很高,業者的服務內容也相當的標準化,廠商間很難藉由非價格競爭的形式進行競爭,同業間最可能採行的是直接的價格競爭。」乾惠的惡性倒閉,馮蓉華直言,反應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不健全,也留下債務問題留待訴訟處理。
「台灣目前的亂象,政府不理不管。」一名特許經銷商業者表示,早年國營獨佔由退輔會主導時,在需求量、末端價格控制上都是穩定的,有固定利潤。然則目前整個產業失去秩序,「應該比照香港,指定主管單位,和業界組成委員會,共同定價管理。」
業者進一步表示,目前液化石油氣沒有中央主管機關監督、輔導,僅由消防署、能源局和公平會分屬部分權責,然則「消防署只管鋼瓶是否過期、能源局只有一個人力管流向,沒有任何輔導策略。」馮容華進一步補充,公部門雖有針對違法情事查核,但人力才十多位,全台近3千家瓦斯行,疲於奔命也查不完,「多數廠商就是賭罰不到,在僥倖得利。」
乾惠小檔案
乾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1984年
實收資本額:2.5億
代表人姓名:胡慰親
營業額:二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