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來推動公共建設擴大內需,卻造成不少被戲稱為「蚊子館」的閒置公共設施出現,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調查發現,至去年列管的閒置建物高達上百處,其中經費可考的69件,總經費竟高達221億,被批評浪費公帑。《今周刊》採訪團隊去年底也做了深入追蹤,追查發現全台蚊子館高達5百處以上,高於官方數字數倍,建設經費保守估計更超過2610億。
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調查,目前行政院工程會列管的10大蚊子館設施中,尤以興達港的興建經費最鉅,高達70.9億,但因遠洋漁業經營形態變化,完工至今,仍無一艘遠洋漁船入港。
據《今周刊》去年底的調查發現,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列管的閒置建物高達108件,平均造價約2.3億,再深入追查後發現,官方版的108件恐只是冰山一角,檯面下的黑數更高達5百件以上,保守估計的總建設經費更超過2610億元。
造成全台「蚊子館」叢生的原因,《今周刊》副總編輯林奇伯歸納其原因,分別為:一、競選政策支票;二、腦殘決策;三、一次性任務;四、民眾覺得都市有的建設我也要有;五、地標迷思;六、競爭型計畫;七、預估錯誤,八、工程陋習。
要如何解決蚊子館問題,《今周刊》社長梁永煌表示,政府不該長期耽溺在「建設才是硬道理」的思維中,目前應朝三大方向努力,首先是,誠實盤點蚊子館總數,分級分類逐一解決;再者,應落實「生命周期成本法則」,不符合營運成本效益的孑孓方案,果斷打掉;最後,應確切依照全國國土計畫,嚴防地方蚊子建設「借殼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