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2308)今(1)日舉辦法說會,儘管整體毛利率與營益率雙雙走降,但若以業務分類來觀察,台達在自動化與基礎建設領域持續有斬獲,年營收高達2000億元的台達帝國是否能再創新局,就要看汽車電子、自動化、資料中心三大支柱能否繳出預期的成績。
儘管台達電今年第2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增溫,但毛利率卻因原材料價漲的關係走跌近2%,而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最大的,就是台達舊有的核心電源相關產品。面對產業與科技的變遷,台達力圖從過去「零組件製造廠」的角色,轉變為能提供解決方案給客戶的「品牌廠」,變革的過程總會帶來陣痛,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就曾以「一面跑步一面換衣服」來形容過台達的轉型之路。
在舊有的業務上,台達電只能求萎縮得慢一些,像是今年第2季台達電因為成本壓力讓毛利率走降,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電源產品,為解決此問題,海英俊表示,已經與客戶溝通好將自7月或第3季起調漲產品售價,以反應上升的成本,預估自第3季起毛利率表現將增溫。
除了穩固舊有業務表現,台達電也積極投資新領域,像是在汽車電子的部分,台達可以吃到的餅,包括:電動車用馬達、動力控制器、交流電與直流電電動車充電器、充電樁,以及充電站管理系統。以一輛電動車來看,台達電計算對公司的含金量來說大約有2000美元,也就是約台幣6萬元。
至於客戶在哪裡?海英俊表示:「台達跟世界上講得出來的車廠品牌都接觸過,從美國三大車廠、歐洲雙B、日本大廠到中國車廠都有接觸,預估1、2年後就會有較明顯的營收貢獻。」
在汽車電子領域如此積極經營客戶關係,海英俊承認有一點押寶的性質說:「汽車這東西,就是不要miss(錯過)掉任何機會,一旦miss之後可能有5~10年都沒有機會。」
另一項台達寄予厚望的新星則是自動化產業,台達電今年在2018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展出全方位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且不只是「展出」自動化產線,台達在自己的新廠與舊廠都在逐步導入智慧產線,在生產的過程中同時學習,希望能以自身工廠的成功經驗推銷給其他科技業者。
台達總裁暨營運長張訓海以台達可程式控制器(PLC)示範產線為例,指出在導入智慧製造後產線產能提升40%、生產面積減少62%、直接人力需求則減少88%,此外,張訓海也分析,以經營者最在意的投資回收年限來說,只需要約不到2年的時間就可以將成本回收。
張訓海也提到,智慧製造因為可以透過相同共用平台,將生產數據快速複製到其他市場,因此就算未來貿易戰持續升溫,也能快速應對,而適合導入智慧製造的產業,張訓海表示:「科技業、輕工業、客製化程度高的產業都適合,而傳產業如果想要開創第二春,就要導入智慧製造。」
第三大支柱則是基礎設施,台達電今年上半年在基礎設施的營收貢獻,跟去年同期相比大約成長12%,其中成長最快速的業務就是資料中心。海英俊分析,除了像Google這種大公司來台設立資料中心以外,現在許多金融業像是銀行等單位也都建有自己的資料中心、私有雲,所以帶動相關業務成長,也看好這塊業務後續的成長動能。
台達電自2011年起力拚轉型為品牌廠,2017年透過組織改造,為的就是因應全球市場快速變化及強化台達的成長動能,還在蹲馬步的台達是否能讓市場看到明顯的成長,端看三大支柱能否繳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