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來,中港台三地股市最受囑目的焦點,一個是鴻海子公司FII,在滬市掛牌,代號601138的工業富聯,一個是在香港上市的小米,代號是1810。這兩家吸足了大家目光焦點的企業,上市後命運迥異。
工業富聯把鴻海旗下最具戰鬥力的12家公司集結到A股掛牌,媒體對FII充滿了樂觀期待,有人預測FII會拉10支停板,市值會到6000億人民幣。結果工業富聯只拉了三支停板,最高到26.36人民幣,股價開高走低,11日最低跌至16.54人民幣,市值只到3257.7億人民幣。這樣的結果,跟原來市場預期差距甚遠,原來靠FII使力的鴻海,股價只能在80元附近徘徊。
另一個是小米,這次IPO,市場超額認購只有8倍多,小米新股發行凍結資金,寫下難堪紀錄,小米以下限17港元上市,一開盤半小時,小米跌至16港元,在新股上市敲鑼的雷軍忍不住哽咽,感嘆不知如何做人,因為小米在香港上市,有很多超級大人物挺他。不過,謙卑的雷軍得到市場正面回應,小米首日最低,11日盤中一度拉升至19.8港元,這下子讓參與認購新股的小米股東全賺到錢,雷軍也許下豪願,要讓小米股東賺一倍!
FII與小米命運迥異,關鍵在於工業富聯完全以製造為主,小米已從品牌手機蛻變成物聯網(IOT),去年底小米IOT比重已上升至20.5%,而小米的App裝置MIUI成長迅速,加上小米在印度等新興市場成長快速,小米在物聯網布局,很可能再切入白色家電市場,對比工業富聯一直在生產製造,這是一家開高走低,一家開低走高最大關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