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留不住台師、學生出走!這個關鍵危機夾殺台灣高教競爭力

留不住台師、學生出走!這個關鍵危機夾殺台灣高教競爭力

今周刊編輯團隊

焦點新聞

唐紹航

2018-07-11 12:01

中國招生、師資外移,台灣的大學教育面臨空前險境。本刊進行獨家調查,50位大學校長「會診」高教危機,他們的共同心聲是:高教困境並非只有外患、更有內憂;而《大學法》相關法令與教育部的重重限制,更綑綁了大學改革求活的彈性。

故事,先從三個「不見」說起!學生不見了、教授不見了、學校不見了!聽起來好像危言聳聽,卻正在大學現場血淋淋上演。去年7月,中國教育部宣布降低台灣高中生申請中國大學的學測成績門檻,從原本的「前標以上(總分居全體考生的前25%)」,開放至「均標以上(總分居全體考生的前50%)」;於是,明明5月才是台灣學測申請放榜的時間,早在3月,中國各大學校長與團隊就來台搶學生。

 

從數字看,高中生的「出走」意志終究愈來愈強。據校方估計,建中學生申請赴中人數較去年增加2倍、武陵高中從原本10人不到增加3倍;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申請中國大學的人數,也從過往個位數上升到二位數。再往前看,高中生出國就讀大學人數,從2013年到2017年,5年間成長近5成。

 

中國採高薪挖角

祭出教學時數少與安家福利也很誘人

 

老師呢?今年2月,中國惠台政策再出爐,進一步獵取台灣高教師資人才腦礦。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政亮指出,拉力,無非是中國一貫作法,用高薪資(依照學校情況不同,至少可加50%)、教學時數少與安家福利吸引。

 

「(在台灣)從『專案』到『專任』聘職,遙遙無期,到中國拿3年聘書,雖然短線,但至少可以生活。」幾位40歲上下的大學教師口徑一致無奈表示。他們有的已在大學專任,有的則在南北各大學間兼職穿梭。

 

台灣國立大學薪資有公定價,助理教授月薪約6萬元、副教授8萬元、教授10萬元;而澳門教授年薪約是台灣2倍、香港是3倍、新加坡是4倍,美國約4至5倍。「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還以5倍薪水挖角台灣的教授。」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說。

 

教育部海外攬才

卻存在高中生對台灣教育環境沒信心的窘境

 

儘管為了攬才、留才,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大舉對海外攬才;曾任台大教務處副教務長、專攻機器人領域的土木系教授康仕仲,已前往加拿大任教。他表示,薪水並非主要考量,若要防止高教人才外流,幫老師加薪只是「治標」,充裕的研究經費、更自由的招生制度,或許才是重點。

 

台灣的高教該怎麼辦?6月間,《今周刊》針對全台大學校長進行「高等教育改革調查」,從高中生出走原因、政府相關法令鬆綁,再到產學交流的徹底落實等,一一提問,找出解方。

 

在50份回覆意見中,有7成校長同意:「近來高中生出走成為話題,與台灣的大學教育或研究環境改進太慢、趕不上世界其他大學進步的速度有關。」

 

現況一:退場速度太慢  造就殭屍大學

校方求解:與其坐等淘汰   不如堅守基樁以創新求突圍

 

去年11月,行政院會通過《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第一條開宗明義地闡述立法目的:「為改善高等教育品質」。

 

根據高教工會依人口比率變化趨勢的試算,2028年以前,大學數量必須要比現在少40所,每年至少該退場3到4所學校才能解決問題。但現在的退場速度,卻在財團、立委、校方董事會等層層角力下趨近於零,慢慢演變成所謂的「殭屍大學」。

 

殭屍大學的說法來自於「殭屍企業」,後者是指無望恢復生氣的負債企業,既不營業也不創新。殭屍大學不僅分散高教整體資源,在校方以拖待變、無心辦學的經營心態下,對老師、對學生的未來,都是耽誤與凌遲。

 

「校務上採取滾動式管理,每年請外部顧問來健檢校務治理方向,堅持原有的商業管理教學優勢本位,加上服務、科技創新為輔。」致理科大副校長謝金賢以與阿里巴巴和PChome電商實習合作為例,大三開始培訓,在課程設計上,開放資訊系、商業管理和外語學院跨領域修課,通過審查後,大四開始實習。

 

現況二:教育部《大學法》相關法令管太多

校方求解:國立大學法人化、開放多元入學方式留才

 

依《大學法》規定,大學招生方式應報教育部核定。然而,台大對國際學院的招生想法送到教育部,卻被打了回票。教育部認定本國生招生必須透過學測或指考,不能採用SAT成績作為入學標準,因此建議台大應「從已經錄取的本地學生再作篩選」。

 

以組織架構來說,《大學法》的人事相關規定,就被許多校長認為是綑綁大學競爭力的一道緊箍咒。

 

不只是對《大學法》不滿,高達9成2的受訪校長認為,教育部對大學的監理也應鬆綁,除了招生之外,包括學費調整、系所增刪等,都該給予大學更多自主彈性。

 

張懋中提出國立大學「法人化」主張,就是學校和政府是契約關係,雙方根據契約來協議招生名額和年度預算。」至於學校的運作準則、發展方向、特色規畫等,就讓校方盡情施展。

 

現況三:對私大採公大方式管教   無法完全放手

校方求解:回歸市場機制   私大學費自主調整

 

「不只國立大學,私立大學的學費也要自主化,」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與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南北呼應。在全球,美國私立大學徹底落實學費自主調整,與台灣相似面臨少子化的日本也循此路而行。

 

畢竟相對於國立大學多來自政府補助款,私立大學經費來源中的7成,幾乎由學雜費而來。當資源被稀釋、學生變少,學校自然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但相對的,開放私大可自行調整學費,那麼在自由經濟規則下,「該退就退,一次性解決,大學自己會找出生路,」有十餘年業界經驗的台師大機電工程系副教授吳順德觀察。

 

現況四:產學交流皆得利  法令卻防弊大於興利

校方求解:讓教授能留職停薪、擔任負責人

 

至於如何招攬並留下優秀師資?本次調查中,有9成的校長贊成教授可以留職停薪,自行創業且擔任企業負責人。

 

數字背後的意涵在於放寬限制,如果大學教授也能自行創業、擔任負責人,日後有所成長,除了刺激產業創新外,也會是大學財源之一,同時能留下優秀師資,一舉多得,「這才是長遠之道,」張懋中說。

 

以現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為例,當年他在台大帶領的實驗室幾乎是聯發科人才的搖籃,不僅為台大創造產學合作的效益,也擔負人才培育的使命。

 

採訪過程中,發現歷經各界喊出「105大線」的這3年,許多問題依然未解,不免有「狗吠火車」的感嘆,但不少大學校長仍急切地說:「還是要把問題點出來。」畢竟台灣的高教危機不只有外患、更有深沉的內憂!

延伸閱讀

五十位大學校長的意見
五十位大學校長的意見

2018-07-12

台大教授:18歲不一定要念大學
台大教授:18歲不一定要念大學

2018-07-06

大學畢業去鬍鬚張工作是浪費社會資源?台灣人這種心態讓產業永遠無法升級
大學畢業去鬍鬚張工作是浪費社會資源?台灣人這種心態讓產業永遠無法升級

2018-06-13

港媒:台灣人才空洞化 精英用腳投票告別低薪
港媒:台灣人才空洞化 精英用腳投票告別低薪

2018-06-07

16所大學擬漲學雜費 教育部:凍漲影響教學品質
16所大學擬漲學雜費 教育部:凍漲影響教學品質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