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台電電源開發計畫,台灣北部在2025年前要新增或擴建的機組包括大潭8號、大潭9號、深澳新1機等,但這些計畫卻面臨燃氣、燃煤、燃料棒「三卡」困境,倘若再無轉圜,北台灣最快四年後會缺電。
目前北部用電量占全台四成,但北部電廠發電量只有34%,缺口長期仰賴中電北送、南電北送,「三卡」困境將讓北部缺電問題加劇。倘若北台灣發生缺電,首當其衝的就是雙北都會區,以及新竹科學園區。
日前中油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差案遭退件,已直接影響到大潭8號機、9號機的擴建工程。
為了抵制深澳電廠興建案,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誼日前也宣誓,倘若當選,絕對不會核發生煤操作許可給深澳電廠,代表深澳新1機能否在2025年運轉,有很大變數。加上核四燃料棒已經外運,連核四啟封的可能性也徹底消滅了。
按台電規劃,2021年核二1號機除役,2022年雖然沒有大型電廠除役,但原規劃在2021年加入供電民營燃氣電廠,以及2022年的大潭8號機,都將因第三接收站工期延宕而告吹。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3奈米決定落腳台南,華邦電也才宣布在高雄投資3,300億,都代表南部用電量已快速上升,加上興達電廠、南部電廠將陸續除役,南電北送的空間已愈來愈小。
中電北送也被空汙問題困擾,空氣品質問題迫使候選人提出「以鄰為壑」的政見,訴求只能「中電中用」。燃氣、燃煤、燃料棒「三卡」困境下,又遇到「南電北送」、「中電北送」的供電量愈來愈少,預計北台灣最快在2022年,也就是四年後缺電。
事實上,三接工程原本去年8月就要動工,計劃一再延宕,現在距離大潭8號機在2022年夏天前完工的計畫,施工期間已不到四年了,包括招標、施工、天候影響因素等,幾乎已預告大潭8號機已趕不及在2022年完工。這也間接預示,非核家園並保證不缺電的承諾,遭到極大挑戰。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