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一名76歲的徐姓老翁,與兩任妻子共生下8個孩子,他去年在苗栗路邊暈倒,之後因失智被苗栗縣府安置在安養機構;縣府依法出面,要求他的8名子女能協調支付扶養費,但子女們全拒絕,均稱父親不僅從沒養過家,還會家暴,他們童年家境清苦,只能吃醬油拌飯,若加太多醬油還會被打,因而聲請免除或減輕扶養義務。法院最後判決子女們免除扶養義務。
徐姓老翁曾有2段婚姻,分別各生了5名和3名子女。子女指控,父親愛賭,領到薪水後常不見人影,也不曾拿錢養家,且父親動不動就會打他們,其中只有么妹獨到高中肄業,其他人都只有國小畢業,童年更因貧窮,吃飯只能加醬油,加太多滴出來還會被打。
徐姓老翁第一段婚姻的張姓前妻指出,夫妻已離婚47年,5名子女已各自成家立業,最大的57歲,最小49歲,前夫當年跟小三生了3名子女才跟她離婚,回來就是打罵,她做零工養大5名小孩,還常常要厚著臉皮回娘家拿錢。
苗栗縣社會處找到徐翁的8名子女後,其中第1段婚姻的5名子女聯合拒付扶養費,第2段婚姻的3名子女,其中2人入獄服刑未提告,另1人也跟進提告。法院審理後,認定徐翁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保護、教養和子女責任,忽略子女成長過程的經濟及心理需求,裁定免除子女們的扶養義務。
苗栗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張國棟則表示,徐翁身體狀況良好,但有失智問題,他說,老翁以前對家庭不負責,如今要小孩對他負責,並不公平,縣府尊重法官判決,不會上訴,老翁未來將由縣府持續安置安排照顧。
今周刊本期出刊的〈免除扶養案比離婚多 老人安置有黑洞〉也提到老人安置問題,根據法扶統計,扶養訴訟案件量已從二○一三年的一千八百件,暴增到去年三千一百件,遠高於離婚案件一千九百件。而第一線的社工與律師皆明顯感覺,老齡化社會來臨後,這樣的問題只會持續擴大下去。
老人緊急安置衍生出的訴訟議題,反映了最弱勢的一群人,因著人口與家庭結構劇變,而在殘缺的照顧網絡下面臨的困境。過去將扶養義務與血緣綁在一起的思惟,如今面臨考驗。當台灣的老年人口逐步上升已不可逆,再遇上少子化、青年貧窮等現況時,傳統上以「家庭或血緣」為主體的照顧體系,終將難以維繫。
這困境同時也提醒著政府,已到了國家必須思考,究竟要擔負起多少照顧責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