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與邦交國斷交消息頻傳,在外交困境中,透過交換學生,協助邦交國培育人才,仍是維繫外交不可或缺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在台灣念書的友邦留學生,就有上千名。
台灣政治情勢緊張,今年在中國強力操作下,痛失兩個邦交國,只剩十八個友邦,更顯外交艱困。
回首過去數十年,台灣透過醫療、農業、基礎建設等援助計畫,來協助多個開發中國家的邦交國,其中也包含教育援助,不少王公貴族像史瓦帝尼的王子、馬紹爾群島國會議長的兒子,紛紛來台受教育。
其中,譬如史瓦帝尼的王子、公主,先後在實踐大學攻讀國際企業及服裝設計;太平洋島國諾魯的總統千金,也在元培醫事科大醫學檢驗生物系,在在顯示出,邦交國交換學生也成了台灣鞏固邦誼的重要人脈投資。
與21大學合作 獎學金不好拿
根據教育部統計,一○七學年度,到台灣拿學位的友邦留學生有一一八三名。這些學生主要由包括外交部及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資助台灣獎學金,其中又以國合會為大宗,總計平均每年發給一、兩百名邦交國學生公費獎學金,累計的獎學金支出,粗估已達五億元。
「從九八年起,我們陸續資助了一九○四人。」國合會副祕書長李栢浡說,每年十二月、一月會將招生簡章發到駐外使館,想報名的學生,須繳交語言、學業成績、研究計畫等資料,再經由與國合會合作的二十一所大學審查,最終送回國合會,依平均分配國籍等原則確認名單,「目前有五二○位拿國合會獎學金在台念書」;合作的二十一所大學,包括台灣師範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政治大學、元智大學、銘傳大學等。
透過外交部台灣獎學金申請的學生,多數會在第一年先讀中文,第二年起分別進入國際專班或各校一般科系,與台灣學生一起上課;國合會模式不同,陸續和二十一所大學組成TICA聯盟,設置國際專班,全英文授課,從大學部、研究所到博士班都有,領域也不重疊,包含農業、醫療、管理、教育、工程等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