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報紙有兩則頭條新聞,其一是美國總統川普計畫禁止多家中國公司投資美國科技業,並阻止更多科技專家前往中國,用意是反制中國大陸想變身科技強國的 「中國製造2025」政策。其二是國內太陽能廠茂迪,已計劃暫停南科園區的長晶產線,預料將有160名員工必需轉調產線或甚至面臨被裁員的命運。
兩件事看似沒有關係,但起因與後續發展都指向同一件事:美中貿易大戰。川普總統先是禁止敏感科技輸至中國,以中興通訊為代表,如今最新動作則是禁止投資美國科技業,不願讓中國輕易取得美國高科技資產與人才,要全面防堵中國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IP)及營業祕密等行為。
至於台灣太陽能龍頭廠茂迪的裁員,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美中貿易戰直指中國政府不當補貼與不公平競爭,導致陸方於六月初下令停止太陽能補貼,多項進行中的太陽能建設也立即暫停,讓上下游產業訂單突然消失,受波及的廠家從大陸到台灣都有,茂迪只是眾多受害者之一。
對於這兩則新聞,國內媒體的反應是,美國積極反制中國高科技業,不讓大陸偷取美國DRAM、Flash等技術,將抑制大陸重金投入的半導體產業,對台灣半導體業則有「短多」效益;至於裁員的新聞,一向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媒體也以重大利空視之,茂迪股價盤中還出現跌停。
對於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短期或許對台灣有利,但長線則充滿變數,到底是利多利空很難講。主因在於,大陸受此限制後,勢必加緊內部投資,在晶片採購上也一定會加入保護本地企業的條款,強力扶植中國在地企業,未來台商勢必面臨更多本地企業的挑戰,技術層次低的公司很可能加速被淘汰。
不過,由於大陸正加緊投資建廠及技術升級等工作,與美國企業合作受阻後,一定會加強與非美系的技術方合作,台商應該把握這個到底都有機會的空檔,取得下一波大陸半導體業崛起的入門票。
至於對太陽能產業的影響,當中國在美國壓力下取消太陽能補貼後,立即受害的當然是行業的前兩名,也就是大陸與台灣業者。至於這個利空是「短空」還是「長空」?未來會持續多久?可能就要看大陸政府的態度,還有產業政策是否調整等因素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若大陸真的取消長期以來對太陽能產業的補貼,讓產業的發展步入健康發展的正軌,這對太陽能業的長期發展反而是「長多」,因為在產業秩序獲得清理後,能夠活下來的企業反而能成為大贏家。過去台灣太陽能企業沒有接受政府補貼,競爭力絕對不差,而且台灣5+2的產業政策中若能夠快速讓產業進行整併,屆時台商若能撐得夠久,就有機會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此次美中貿易大戰,美股雖然也跌,但大陸股市跌幅更重,至於美國持續升息,但中國人行卻宣布降準,可以看出這場美中大戰,美國實力堅強,但中國則相當嚴峻,資金也很緊俏。如今中國盡全力支持半導體業,對其他產業補貼就一定會減少,台灣雖然政府沒錢,但企業則是滿手現金,股民更是有錢,如果台灣企業沒有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加緊投資併購或策略結盟,恐怕不會再有第二次翻身的機會了,這是給一向謹慎保守的台商,一個最好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