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FII掛牌案通過以來,申購熱度驚人,廣受投資人追捧,得失利弊的討論不曾止歇。
而本刊將跳過數字遊戲,帶讀者深入了解郭台銘背後,關於「人才」的如意算盤。
五月二十二日晚間,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公布IPO案的發行價每股十三.七七元人民幣,在沉寂了一個半月之後重新抓住投資人的目光。五月二十五日,FII公布申購結果,申購倍數達七一一倍、網上中籤率僅○.三四%,申購熱度驚人。
仔細盤點FII上市的好處,除了將享有更高本益比、可望替鴻海募得二七一億元人民幣現金之外,與中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亦是一大亮點。再考量申購價十三.七七元,以發行後股本計,本益比僅十七.一倍,難怪廣受投資人追捧。
然而,郭台銘背後其實還有個打得更響亮的如意算盤,而這個如意算盤,是「人才」。
「郭董在意的是未來,而『人才』才是鴻海唯一、最重要的未來,也是FII成立並順利掛牌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富拉凱投資銀行董事長劉芳榮這麼說。
法規箝制陸籍員工配股 FII分拆成祕密武器
「股票」一直都是企業用來留住專業經理人、避免利益不一致的最佳途徑,與其洗腦員工無止境地替公司著想,不如把員工變成公司一部分的主人。然而,台灣對於大陸投資人的敏感程度,束縛了這項重要的獎勵機制,不僅不開放自由買進,連認購權利都無法落實。台商公司在大陸的人才吸引力,被一條法令限制住了。
因為根據金管會《大陸地區投資人來臺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上市或上櫃公司只能以「集合投資專戶」之名義,核給有價證券予境外子公司或分公司之大陸籍員工,而該專戶僅限於賣出透過認購所得之股票,不得從事其他買賣交易。
-
《大陸地區投資人來臺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第22條:「......大陸籍員工依前項規定取得股東身分後,得依法認購或獲配股份。 上市或上櫃公司依前二項規定辦理者,應以境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大陸籍員工集合投資專戶之名義,向證券交易所申請辦理登記,並由臺灣地區代理人或代表人辦理有價證券賣出之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