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年從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的葉采衢,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轉譯醫學碩士,專攻罕見疾病囊狀纖維化的基因治療研究。美國時間15日,她代表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詞,成為柏克萊創校150年以來,台灣籍的學生上台致詞的首例。
短短六分鐘演講,她以自身經驗勉勵畢業生,比起擁有的資源,意志力才是一個人能否成就的終極武器,而身為柏克萊的畢業生,除了讓自己發光,更要思考如何讓社會更好,進而把光,也帶到其他人身上。以下為其演講內容摘錄:
親愛的家人、朋友及校友們,大家好,在這邊我也先跟2018年畢業的同學們說聲恭喜。今天我站在這裡,做為工程學院畢業生的代表,你們其中想必會有許多人感到困惑(笑),但在你們提出質疑之前,我想先跟你們解釋一下,醫生和工程師兩者其實非常相像。
我們兩者都對生活中的許多小事,有著異乎常人的熱情,醫生對人體微小細胞的執著探索,就好比工程師對細微程式碼的瘋狂;其次,我們兩者都是工作狂(笑),我們不因疲累而輕易停止手邊工作,總要在找到解決方法前才願意休息。再者,激勵我們向前的,不單是外在的成就及認可,更讓我們堅持不懈的,是因著我們的貢獻,能讓他人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的那份滿足。
回想我第一天到柏克萊報到時,我們的學院主任在桌上放置了許多工具,從槌子、測量尺到湯匙等,他要我們從中挑出一項。等選好之後,我們才被告知,迎接著我們的,是一個「破冰任務」:亦即我們得用手上的工具,將一大塊冰塊敲碎,直到其重量恰好等於一公斤為止。
當時,我看著我手上的湯匙,頓時感到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