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從兩件事情 看鴻海未來必然轉型

從兩件事情  看鴻海未來必然轉型
鴻海減資除了美化財務數字外,市場更好奇,郭台銘心裡的盤算是什麼?

林宏文、吳靜芳

焦點新聞

攝影/唐紹航

1117期

2018-05-17 17:39

鴻海宣布首次減資兩成,引起市場熱烈討論。
究竟減資代表小股東紅包入袋,還是蘋果銷售不佳,導致成長放緩的警訊?

五月十一日從傍晚到深夜的五個小時內,鴻海集團向資本市場投下兩顆震撼彈:一是宣布現金減資二成;二是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獲中國證監會核准首次公開發行(IPO)。

 

三天後的十四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更與鴻海大掌櫃「錢媽媽」黃秋蓮,動身飛往上海,為二十四日即將掛牌A股的FII釋股進行最後確認。

 

市場預期,鴻海透過這次釋股,可帶來人民幣二七二・五億元的進帳,將大大充實口袋銀彈。儘管如此,很多人依然無法理解,鴻海在美、中、日等地同時進行多項數千億元投資案時,卻祭出史上首次減資、退現金給股東的重大決定,關鍵原因為何?未來鴻海母公司與其他子公司的財務操作又會如何演變?

 

事件一:減資救市?從硬體代工走向資本操作

 

隨著鴻海第一季財報出爐,市場對iPhone代工大戶鴻海的獲利疑慮終於獲得證實,單季歸屬母公司淨利約為二四○・八億元,較去年同期二八一・六八億元衰退,年減近一五%,EPS(每股稅後純益)為一・三九元,是同期的歷史低檔,讓外界恍然大悟,鴻海此時減資的原因。

 

減資是美化財務數字的最直接手段。股本一變少會立刻拉抬EPS,股價因而有成長機會。能把減資這一招玩得最精熟的,當屬被動元件大廠國巨董事長陳泰銘。

 

國巨自二○一三年起股本積極瘦身超過八成,搭上被動元件創紀錄的缺貨狂潮,讓國巨股價從個位數的雞蛋水餃股,狂飆破九百元。

 

陳泰銘的功夫,郭台銘當然看在眼裡,而鴻海股價的確非常需要拯救。從去年六月股東會後一二一・五元的股價,創下五年新高價位,到今年四月二十五日的八十・四元,跌幅超過三成,是一年半以來的新低。而著眼於蘋果手機業績不振,外資也持續出脫鴻海、大立光、台積電等蘋概股,外資在鴻海的持股比重降至四五%,與去年最高峰相較,足足少了九%。

延伸閱讀

B型企業認證的背後意義
B型企業認證的背後意義

2018-05-17

陽光、空氣、水
陽光、空氣、水

2018-05-17

創意會轉彎 免削鉛筆從斗笠找靈感
創意會轉彎 免削鉛筆從斗笠找靈感

2018-05-17

雲端平台熱  帶動伺服器風華 ——兼論嘉澤、博智、川湖、優群
雲端平台熱 帶動伺服器風華 ——兼論嘉澤、博智、川湖、優群

2018-05-17

透視企業減資的內涵 ——作為重返榮耀的必要手段
透視企業減資的內涵 ——作為重返榮耀的必要手段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