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深澳電廠興建一事引發各界對於能源政策的相關檢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4/26)邀集專家學者舉行公聽會。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趙家緯在會中即直言,深澳電廠是一個注定賠錢的方案。
深澳電廠可以怎麼辦?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教授高成炎建議,深澳電廠的最佳解決方案是將協和電廠跟深澳電廠整合,整體規劃成為BOT地熱發電廠,同時解決缺電及環保議題。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則說,本身不反對燃煤,但不堅持要深澳。不過既然深澳電廠引發這麼大的社會爭議,他支持環保署長李應元的提議,提起核四或深澳電廠二擇一公投案。
不過趙家緯先前就曾批評深澳電廠會是能源轉型的絆腳石,今天他則再抨擊經濟部為了護航深澳電廠,製造錯誤資訊。經濟部日前在「打造世界第一流深澳燃煤電廠」記者會上,以北部供電不足為由,強調深澳有興建之必要。但趙家緯指出,台電過往討論區域供電問題時,從來都沒有用總用電量跟總發電量去做比較。
▲圖/翻攝自台電網站
第二,談及區域供電平衡時,也不會把新竹縣市放在北部的供電分區。根據台電的資料,所謂的北部供電分區是以新竹縣鳳山溪以北劃分,本來就不會把新竹縣市納入,自然也不會把竹科納進北部區域。所以若以此重新估算,扣除新竹縣市用電量以及位於關西的新桃電廠發電量後,北部發電量實際上高於用電量。
又根據2017年11月8日經濟部「產業穩定供電策略」的簡報指出,就算2017~2025年的尖峰負載成長率達到1.2%的情境設定,在沒有深澳電廠的狀況下,備用容量率也只跟15%的標準值差距0.1%。雖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接受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質詢時提醒,若不興建深澳電廠,2026年備用容量率差距將達到1.2%。但趙家緯指出,屆時興達電廠新的天然氣機組預計就會上線,備用容量率就也不會低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