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雜誌網站19日刊出一篇專文直指,「台灣的平均月薪與墨西哥差不多低。」國發會今天發新聞稿回應指出,「台灣薪資水準與墨西哥相近,是將不同計算基準的薪資進行比較,並不具意義。」
美國富比士雜誌網站19日刊出一篇以《為何台灣的薪資和墨西哥一樣低》為題的文章,其中指出,「台灣雖被國際貨幣基金(IMF)列為先進經濟體,但薪資卻低於新加坡、南韓等亞洲工業化國家,過去十年來薪資成長都在四小龍中排名最後,台灣的平均月薪與墨西哥差不多。」
文章中提及,台灣官方去年11月統計數字顯示,台灣勞工去年平均月薪是1288美元(約台幣3萬7573元),只比2016年增加1.6%。而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統計,墨西哥人的平均月薪為1276美元(約台幣3萬7223元)。被列為開發中國家的墨西哥,人均GDP不高,貧窮率高達46%,約1億2000萬人是貧窮人口。但墨西哥和被IMF列為先進經濟體的台灣相較起來,月薪只少了350元台幣。
西班牙研究機構FocusEconomics的台灣經濟專家湯瑪斯(Christopher Thomas)表示,過去台灣的薪資會隨著大量出口到美國和中國大陸獲利而快速成長。如今中國大陸崛起,由大陸出口的相同產品越來越多,造成台灣敵不過對岸的競爭,企業只能削價應對。
低薪問題儼然已成為台灣必須正視的一大痛點,有網友回應「低薪是台灣顧主的恥辱」、「我知道低但沒想到居然跟墨西哥一樣」引起一片共鳴,更有人擔憂「再過幾年恐怕要和菲律賓人比了!」也有人留言表示「人均GDP跟平均月薪出現這麼大的落差,就代表作所得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拉大。」
對此,國家發展委員會也做出回應。國發會今天發新聞稿指出,台灣薪資水準與墨西哥相近,是將不同計算基準的薪資進行比較,並不具意義。若以折合美元的每月名目薪資做比較,2016年台灣平均月薪1510美元高於墨西哥平均月薪684美元一倍以上。
國發會在新聞稿中說明,台灣的資料是引用名目美元計算的「經常性薪資」(不含加班費、年終獎金、紅利等非經常性薪資),墨西哥的資料則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平均月薪」(含經常與非經常性薪資),兩者並不相同。
國發會還強調,2000年後受全球化、三角貿易盛行等因素影響,台灣實質薪資成長低緩。但隨著政府積極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及加速投資臺灣,國內薪資狀況已有改善。2017年我國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 4萬9989元,較2016年增加 2.46%,且扣除物價後的實質總薪資平均達 4萬7271元,為歷年最高,增加1.83%。「今年隨著基本工資調升,且企業加薪也更積極,國人薪資可望持續成長。」
備註
※※名目薪資-也就是表面上的薪資,不會反映出實質的物價漲幅及購買力變動。名目薪資扣除了物價因素之後,才會是「實質薪資」。
※※購買力平價-又稱為「相對購買力指標」,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準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使得在經濟學上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做合理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