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抽稅的正當性,理論基礎是要有稅收的錢才能來處理大眾事務,提供公共建設、發展經濟、教育子民、建軍衛國、安老育幼。所以國民有繳稅的義務,政府再依所得多寡,決定稅賦負擔的比率。
台灣的稅源一向是以薪資所得為主,公司行號的營業所得、有價證券的資本利得,和土地增值的利得,相對負擔財政稅收的比率偏低,這也一直是蛋頭學者批評的議題。但是為了奬勵工商業發展,加上二戰結束以來,歐美大都是以凱因斯的經濟理論掛帥,採用供給面的經濟政策和對工商界的低稅賦優惠,因此台灣政府也始終無法有突破性的想法和作為。
薪資所得的高端税率和微乎其微的減免額度,對專業人士而言,更是懲罰式的徵抽,是近年趨使人才外流到香港和新加坡享受低稅率的主要原因。對於中階和初入社會的薪資所得普羅大眾而言,遊走在月光族群中的受薪階級,對於高房價的無奈,在微薄的薪資中,仍要被抽稅,也只有逆來順受,聽天由命的過日子。
稅收是公權力的展現,失去公平性,難免會令人感到是一種國家暴力的表現。更有甚者,就是一些在冠冕堂皇的名目內包藏巧立名目實質,但費率奇低,所以不會引人注意,無論什麼收入階級都會被抽取的稅捐,勞軍捐就是一個標準的例子。
在那個政治意識型態鮮明的年代,涵蓋範圍廣泛的商業行為中,都不張揚地把不及百分之一的勞軍捐植入。一張電影票的百分之一,熱戀情侶赴約相偕看電影,閣家周末同歡去電影院,誰會在意那個小小的百分比捐贈?在鲜明的政治意識形態年代同時,也正是臺灣進口加工,出口暢旺,賺取鉅額外匯的黃金時代。每一張進口原物料的信用狀,和由勞工血汗累積的每一筆出口押匯單據,都被抽取百分之一不到的勞軍捐。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資方和勞方都在享受實質收入的提升,台灣物價穩定,一片欣欣向榮,大筆美金兌換成新台幣落袋,誰又會在意那區區百分之一不到的勞軍捐?
所以在工廠賣力出口的人,也是同一批會在周末假日去看電影的人,不知不覺中被抽了兩次百分之一的勞軍捐,但是想到保家衛民的三軍將士,何樂不為?於是行之數十年的勞軍捐就以積沙成塔,在無限的百分之一和無數的重覆抽取,在正常薪資所得的稅收繳納義務之外,讓庶民百姓在不知不覺中,累計成一座瞻之彌高,仰之彌堅的巨塔。三分之二的勞軍捐流入國防部和進出口商會,另外盤据在塔頂,支配這個三分之一天文數字的機構,是婦聯會,是一個安全沒有需要對外公開說明,如何公平公正地支配運用這個汲取自大眾的"捐款"的神秘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