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獨教父」彭明敏98歲逝世/1970那年他神鬼變裝通關逃出鐵籠,密謀數月的逃亡實錄曝光

「台獨教父」彭明敏98歲逝世/1970那年他神鬼變裝通關逃出鐵籠,密謀數月的逃亡實錄曝光
唐培禮(右)當年為了協助彭明敏(左)逃往國外,費盡心思。(圖片取自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網站)

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週五(4/8)離世,享耆壽98歲。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發文指:「彭明敏先生已於2022年4月8日清晨5時55分安詳離世,謹遵囑,一切從簡,不辦任何形式的喪禮。入殮火化後埋葬於高雄鹽埕教會的鹽光墓園。」

1996年彭明敏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由於彭明敏在台獨運動中的代表性地位,素有「台獨教父」的稱號。

-----------

彭明敏一九七○年出走事件,真相眾說紛紜,除了搭船偷渡,更傳是美國中情局出手相救,時隔近半世紀,資深媒體人盧世祥寫下《台灣的恩人群像錄》,披露出這密謀數月的「完美逃亡」。

(原文發稿時間為2018/3/15,更新時間為2022/4/8)

 

台灣威權時代造就了無數政治犯,彭明敏也曾因此被判刑,然而一九七○年,他卻逃出鐵籠。過去,外界傳言,他能出走是因為美國CIA介入。

 

資深媒體人盧世祥在《台灣的恩人群像錄》一書中還原了當時的真相,美國政府原來並無涉入,反而是國外民間人士堅守人權和民主價值,為彭明敏闢出未來的道路。《今周刊》特別從《台灣的恩人群像錄》第一章中節錄出這段時代故事,因為歷史是不能被忘記的。

 

一九七○年一月,被當局二十四小時監控、軟禁在家的彭明敏,竟然祕密逃離台灣,抵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事經《紐約時報》、 《新聞週刊》報導,喧騰國際社會。

 

彭明敏因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於一九六四年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遭當局以「意圖煽動,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判刑,後雖在國際壓力之下經當局特赦,仍遭軟禁。

 

彭明敏祕密出走事件,讓統治當局在國際間大出洋相。事後多年,除了一般所謂的「搭船偷渡」途徑,外界一直盛傳,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傑作,暗助他從當時有美軍駐紮的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搭乘美國軍機出境。甚至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的中國之行,中國總理周恩來還當面質疑美國協助彭明敏離開台灣,尼克森只簡單回應,美國政府與彭案無關。

 

美國官方的確與彭案無涉。如此繪影繪聲、想當然耳的臆測版本,其實也是台灣威權當局在「丟人」之後,助長或甚至故意散布的傳言。

 

巧扮骨折樂師  登機前小驚魂

 

不過,彭明敏在嚴密監控下脫離台灣,美國政府儘管未參上一腳,但確實與美國人有關,美國公民唐培禮與唐秋詩便是其中參與策畫、執行的要角。(彭明敏友人,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差派,來台灣宣教;唐培禮且在台灣神學院擔任教會歷史學教授,唐秋詩教英文,對此逃亡行動貢獻甚豐)

 

彭明敏成功脫離台灣,全部行動過程可以用幾個字簡單概括:突破監控、變造護照、易容變裝、外人義助;所有這些,都需要精心策畫、祕密從事、有效執行。

 

經過數月祕密籌畫,一段「完美的逃亡」行動,一九七○年一月二日從日本東京開始進行。

 

當天一早,日本友人阿部賢一由羽田機場出發,到達台北,與趁清晨特務監視空檔悄然出門的彭明敏見面,交付了護照、機票及已蓋上鋼印的變裝照片。

 

當晚,彭明敏夜宿松山機場附近的傳教士希斯(Mike & Judy Heath)家。次日,唐培禮夫婦在希斯家進行護照改造工作,再由唐秋詩負責彭明敏易容變裝。

 

出發時值冬季,有利變裝,彭明敏穿著大衣,打扮成左手受傷的樂師。他右手提著吉他箱子,此時刻意把左手義肢取出,裝成因骨折受傷,以三角巾環背(彭明敏二戰期間在日本因美國軍機炸射失去左臂)這是 「聲東擊西」之計:旁人在注意包紮的左手之餘,反而看不出包紮於繃帶之下失去的手臂。

 

一月三日,傳教士巴奈特(DeWilt Barnett)前往松山機場,與彭明敏同機,任務是隨機見證,全程觀察。他們遠遠看到彭明敏辦理報到手續,一切順利,但臨登機前卻突然被機場人員請回機場的檢查櫃枱,讓他們大為驚恐。所幸不久後,彭明敏就走回來,順利登機。

 

再過一陣子,他們眼見飛機關上艙門,緩緩滑行,心想萬事OK了;但尚未起飛的飛機,幾分鐘後又折返航站,他們不知所以,再度陷入驚嚇,以為彭明敏被發現了。

 

幸好,在隨後半小時的緊張時刻,儘管機場人員進進出出,並沒有乘客下機。最後,艙門終於關閉,飛機一路滑行起飛。事件之後很久,他們才知道,這一起飛前的折騰,是當時飛機臨時機件故障;而先前彭明敏被叫回櫃枱,因沒有蓋上檢驗章。

 

機場之外,還有一群人同樣飽受心理折磨。當晚,唐培禮夫婦前往希斯家,此處鄰近松山機場,可以聽見起降的飛機聲。

 

彭明敏當年在機場變裝逃亡,假扮樂手。(圖片/玉山社提供)

 

台灣的恩人群像錄

台灣能走向民主,除了國人的努力,外國有心人也付出許多心力,《台灣的恩人群像錄》忠實記錄下他們的貢獻。(攝影/唐紹航)

 

末班飛機逃離  求得政治庇護 

 

希斯在行動之前幾星期就推定,彭明敏所搭乘當晚最後班機起飛後,會飛越他家上空。然而,這天左等右等,都沒聽到飛機聲,讓他們一直忐忑不安;還好在延遲幾十分鐘之後,才終於聽到飛機凌空而過。

 

這段旅程畫下完美句點,還要歸功於遠在北歐瑞典的一群外國義人。由葛葳兒(Karin Gawell)帶領的AI救援小組,經由葛葳兒等人的奔走努力,瑞典政府同意彭明敏的政治庇護申請,展開了他此後為台灣民主政治長期積極奮鬥的新篇章。

延伸閱讀
現在為什麼留學日本?
現在為什麼留學日本?

2018-03-15

農業永續  從保障農民生活做起
農業永續 從保障農民生活做起

2018-03-15

選人比選題更重要
選人比選題更重要

2018-03-15

小籠包、珍奶與台豬
小籠包、珍奶與台豬

2018-03-15

衛生紙危機是人民信任危機
衛生紙危機是人民信任危機

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