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為什麼臺灣的文創園區,常淪為主題不明的大賣場?

為什麼臺灣的文創園區,常淪為主題不明的大賣場?

吳均龐 James Wu

焦點新聞

達志(示意圖)

2018-02-22 18:18

無論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市區和省道,或是臺鐵高鐵的方向指示資訊上,文創園區是經常出現的四個字。從北到南,西部平原橫跨中央山脈,東部沿海公路及花東縱谷內,遍佈各式各樣的文創園區,令人目不暇給。

可是往往興致沖沖的造訪之後,是大大的敗興而歸。有些園區因為人潮不足而殘敗頹廢,有些園區因為主題不明而淪為小吃攤商的集聚地,有些園區因為進駐的所謂文藝創新單位或個人太著重商機而走味,更有甚者,整個園區發展成為販售廉價商品的大賣場,美食街和含有博奕遊戲性質的商店。

 

可以瞭解在冠上文創園區四個字的招牌之下,瞬間提升了觀光的價值,容易驅動人潮,帶動錢潮。但是老百姓不會一再上當,雖然每一個人對於藝術和文化的理念不可能一致,欣賞的角度不會相同,但是對於打著文創的旗幟,所展現出來的只是低俗廉價的商業行為,和一味謀取利益的鋪陳,則會立即產生反感。

 

這幾年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冀望培育出更多的藝術創作人才,提供充分的空間來展現各種不同的創作,一方面是在提供國人更多的休閒空間,可以接觸藝文陶冶性情,閣家在假期有怡情養性的地方可去。另外一方面,也是促進地方觀光,協助文創產業和業者可以有生存茁壯的空間。

 

把老舊荒廢閒置的建築物,原本設計為糧倉、製糖工廠和機械維修廠等,拿來整治翻修,恢復原狀,希望藉由這樣的努力,可以善加利用空間,提供藝術文化展覧的場地。這樣的政策是用心良苦,而一般人也由衷的感激和高興可以讓這些歷史建築重返昔日風華。

 

但是老建築物的翻修重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始建材的取得、原本施作的工法、當初設計的理念,都不是隨便湊合,虛應故事,就可以蒙騙得過去。

 

 

造訪文創園區的人,即便沒有什麼建築專業知識和訓練,但是對於隨意撿拾現代材料,任意採用便宜行事的施工方法,稍微用心一點去觀察,都可以看出漫不經心的態度。本來要利用老歷史建築來創造藝文空間的初衷,提供休閒和悠遊創意產業的效果,會立即打折扣,同時也不禁讓人懷疑絕大多數的文創園區開發案的BOT過程中,有多少的妥協和便宜行事。

 

除了硬體建設的瑕疵之外,受邀進駐的文創產業者,其創新的精神和販售商品的品質,都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是否有持續追蹤檢核的機制,執行單位的切實可行性,也都是問號連連。尤其是文創園區的規劃和設立,依老建築物的所在地,由不同的行政部門來主管,這種多層次的行政架構,自然而然形成所謂多元化的園區開發型態,和日後管理經營的成效等不一而足。

 

相信各個地方政府為了經費、老建築物的歸屬行政權、中央地方文創預算的分配,一定是爭議不斷,其中錯綜複雜的敏感度,和地方勢力糾結的情仇恩怨,更是令人難以想像。

 

但是文創園區的開幕剪綵,各界首長的蒞臨指導,在媒體前曝光度的重要性,遠遠大過於背後和日後這個園區的生存消㓕。

 

走遍大部分的文創園區,一個最常見的景觀,就是在園區正門外,高聳入雲的選舉看版,參選人或是抱著一個可愛的孩子,或是緊握著一個重量級人物,牽成、支持、傳承等字眼,強灌入目。

 

多麼希望文創園區內,除了能看到擁塞在冰品飲料店家外的遊客,也可以常看到當初來剪綵的嘉賓,牽成園區的永續經營,支持文創產業,和努力傳承老建物的風華。

 

 

延伸閱讀
賣酒也賣文創  把嗜好變成第二事業
賣酒也賣文創 把嗜好變成第二事業

2018-02-12

60年木工廠變文創潮牌 營收翻五倍
60年木工廠變文創潮牌 營收翻五倍

2018-01-17

B型企業》從種樹、加工到銷售 清潔劑工廠學會更友善土地 35歲二代接班 把苦茶籽變文創夯貨
B型企業》從種樹、加工到銷售 清潔劑工廠學會更友善土地 35歲二代接班 把苦茶籽變文創夯貨

2017-10-26

衝浪兄弟靠文創闖出品牌  茶價貴八成也能賣
衝浪兄弟靠文創闖出品牌 茶價貴八成也能賣

2017-04-27

讓高中生打造自己的文創品牌
讓高中生打造自己的文創品牌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