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因日本三一一事件而啟動的食品進口禁令,近年在各國逐漸鬆綁後,台灣也走上「是否開放」的熱議中。考慮的同時,政府相關的配套措施將是一大關鍵。
近期,台灣政府數度傳出將日本福島縣、群馬縣等五縣因核災全面禁止的食品進口,改為有條件開放,引發熱議。隨著各國鬆綁對其限制,近日傳出中國也將跟進,越來越多人指向應以科學化數據,而不是以「核災」為名,持續將來自鄰近五縣的產品「汙名化」。
台灣自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起,也就是日本東北核災發生後兩周,便全面禁止福島縣、群馬縣、櫪木縣、茨城縣、千葉縣五個區域的食品輸台,並針對日本其他地區進口的九大類食品包含生鮮冷藏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或飲水、海草類等實施逐批查驗。至二○一八年一月二十五日止,檢驗輻射殘留量之產品共約是十一萬五千件,有二百二十個樣本被檢驗出含微量輻射,但皆未超出我國標準。
美國、歐盟不管地區 依「有無受輻射汙染」為依據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日本核災事件發生當下,一時無法確認哪些食物品項受汙染的風險較高,才會頒布核災地區的五縣市禁令暫時管制。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曾委託新北市亞洲教育科學文化協會進行「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根據在歐盟、美國、日本流通的食品種類,模擬台人因為攝取日本核災縣市食品增加的輻射量,無論在哪個年齡層,都比「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建議的一年輻射安全限值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