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分拆子公司上市,為台商轉戰A股締造更多話題。
其實除了本益比,基於留才、融資等長久經營的打算,在A股掛牌都是不得不然的戰略考量。
二○一八年元月底,鴻海臨時股東會通過分割鴻海旗下FII(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赴上交所掛牌,在資本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在此之前,台商企業赴中國掛牌的市值規模都不大,市場則預言,鴻海這家子公司日後的市值有望與母公司鴻海看齊,這意味著將締造逾新台幣一.六兆元的資金效應,屆時,預料也會將台商A股上市的熱潮推向新高峰。同時,對國際資金吸引力愈來愈高,又緊鄰台灣的A股,未來如何影響、改變台灣資本市場生態,是金融業與企業主極度關注的議題。
數字會說話,自從○五年首家台商——國祥制冷掛牌,十三年來已有近三十家台商在A股上市,而過去五年,至少有十家台商企業在A股登台亮相,尤其集中在股災過後的一六年,而以最新股價計算,這十家企業的平均本益比,高達四十一倍!
本益比固然亮眼 厚植競爭本錢 更是主要謀略
例如一六年掛牌的製鞋企業哈森股份及潛水設備製造商中潛股份,目前本益比高達五十五倍;只花三年時間、就成功由新三板轉戰上海主板的艾艾精工,本益比也是五十一倍,在商言商,基於籌集最多資金的考慮,比起目前本益比平均十五倍左右的台股,赴中國A股上市,自然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