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1月9日表示,今年是行動支付元年,將推動未來政府採購及補助計畫,都將「行動支付」列為商家評選項目之一,同時為了鼓勵小商家響應「嗶經濟」,凡導入行動支付後,超過20萬元者免開統一發票,營業稅「照舊」維持1%課徵。
另外,賴揆也希望各部會應編列相關手續費預算,民眾以行動支付繳納相關費用給予一定折扣,並責成國營事業中油、台電等應率先響應行動支付服務。
台灣行動支付發展速度過慢,如今終於獲得政府的重視,這應該是好現象。不過,台灣行動支付無法普及,到底核心問題為何?政府有沒有找到病癥,然後對症下藥,這顯然是賴院長最該做的事。只是,從目前多項行動方案來看,恐怕還沒看清問題為何,用的方法也不夠有說服力。
台灣行動支付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幾個因素,一是貨幣(假鈔相對少)與信用卡普及,沒有攜帶其他支付工具的迫切性;二是行動支付太晚起步,行動支付認證與開通複雜,進入障礙高;三是缺乏足夠誘因,讓使用人提升效率或增加補貼。這三項因素都讓行動支付無法跨過門檻,很難與現有支付習慣競爭。
至於對行動支付的推廣,台灣最喜歡參考美國或中國的作法,其中美國是以健全的創新環境,讓新科技與新創企業百花齊放,在寧靜革命中完全社會進化;至於中國採取的是國家力量大舉介入,先是野蠻成長、事後監管,等大咖出現後,再就地合法、收編納管。
由上而下的推動改革 往往容易失敗
兩大國用的方法或有不同,但讓網路力量撬動舊社會的路徑完全一致,中國傳統銀行的敗壞程度絕對比台灣高很多,但透過網路的寧靜革命,卻讓社會更快步進化。
以台灣目前的社會現況,應該採取何種作法?很顯然的,台灣的民情,要採取中國作法很困難,但要以美國為師,目前環境、法規及創業氛圍又都有待加強,但即使如此,還是應該偏向後者,讓創新企業可以自然健康地成長,才能帶動社會進步。
因此,這次賴揆提出政府想推動的多項作法,成功機會並不大,因為這種由上而下的推動,在最近十多年的政府改革中都不成功,更何況是牽涉到創新科技的應用,即使政府想逆勢而為,也要耗費很大的力氣與資源,才能達到一點點效果。
例如這次對小攤販祭出的「優惠」政策,可行性就很低。過去小攤販根本不繳稅,連法定的1%都沒有繳足,此次希望大家換行動支付只要繳1%,如何會有誘因?而且,許多攤販的月營收都不只20萬元,如果用了行動支付,一季就要繳到6,000元以上,這種多繳稅的事,怎麼會有人願意?
此外,要求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響應行動支付,困難度更高,政府要如此做,需要下很大決心,不只要處理官僚體系內部的抗拒,過去用到銀行體系扣帳的作法一定也會受到衝擊,更得面對來自傳統金融業者的強力反彈。
筆者曾經看到台銀推出行動支付,於是去臨櫃了解,結果上上下下忙成一團,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最後才輾轉找到一位年輕行員,可惜程序複雜麻煩不說,應用也很受限,最後也是沒開成。
創新力量之所以必需由下而上,是因為創新永遠來自邊陲,擁有傳統包袱的勢力,只會阻止創新、咀咒創新,從來不會認真地面對迎接創新。
別忘了,由五大電信業者與悠遊卡公司出資成立的群信行動數位科技,至今推廣成效不張,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在舊體系中有生意、有錢賺的單位,怎麼會認真推一個可能革自己命的科技?
家長式指導已過時 最好結合民企下重藥
同樣的情況,大家會期待金融業來推動行動支付,金融大咖國泰金、富邦金才剛公布去年獲利都達到500多億元,有這麼賺錢的生意,誰希望台灣金融版圖做改變?他們怎麼會期待行動支付趕快出來?最好的情況就是台灣維持現狀,什麼都不要變,繼續賺錢。
不僅行動支付如此,台灣太多新創事業,都會面對傳統習慣與勢力的反對與挑戰,從共乘、線上影音(OTT)到金融科技(Fintech),既得利益的反對力量,永遠都是推動創新最大的障礙,政府最大的力氣,應該放在讓創新力量出現,並且儘可能排除不當的阻力,至於若要用上對下的力量介入,得到的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對於產業政策,大家常提到80年代的李國鼎與孫運璿,曾經很成功推動半導體、電腦等產業政策,但傷感情的是,這個時代過去了,台灣真的回不去了,我們不能再用以前那種家長式的產業指導,告訴這個世界往哪裡去。
如果政府真的想主導行動支付的發展,在創新應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筆者收集了一些網友的建議,都相當有創意。例如,讓台灣Pay直接跟7-11或全家合作,連續一個月支付買飲料,每瓶都省10元,可能不用幾天,全台灣的阿公阿婆都會用了。
或者再下點猛樂,政府發放的各種津貼,甚至公家單位發的薪資,全都改為只能用電子方式領取及使用,這樣天羅地網撒下去,就能徹底改變大家支付的習慣。
這麼做需要政府下很大決心和魄力,但總比漫無邊際的方法更好。改革總要付出代價,沒有陣痛,如何有豐碩成果!?